本报7月26日讯(记者 董从哲 见习记者 宋立山 实习生 王安琪) 本报连续曝光火车站附近餐馆宰客,系列报道引起天桥区政府重视,食安办、食药监局、物价局等七部门联合执法进行整治。鉴于火车站周边小餐馆店主不适应网上办证,26日上午,天桥区食药监局在火车站现场为店主办理餐饮服务许可申请手续。
26日上午8时40分,在火车站邮政宾馆大厅内,食药监局的工作人员已经开始为三位店主办理餐饮服务许可证申请手续。第一位递交材料的店主姓亓,他提交的《餐饮服务许可申请书》中包括餐饮店营业执照复印件、房屋租赁合同复印件、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培训证明材料、个体工商户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等材料,以及店主的身份证复印件、健康证明复印件。
关于办理证件的程序,食药监局的张局长说:“我们先去店里检查,符合食品安全的店才发给他们申请表,他们填好申请表上交后,审核通过就可以发证了。不符合规定的店,我们会先令他们限期整改,如果仍然不符合要求,就会依法取缔。”据介绍,火车站附近共有50余家餐饮店,其中25家是无证经营,4家已经停业,其他21家是这次整改的主要对象。计划在今年8月20日前对火车站附近餐饮店的无证经营全部整治结束。届时,无证照的业户将不能继续在这里经营。
9点后,来办理手续的店主陆续多了起来。记者采访发现,火车站附近的餐馆多数在这里落户3年以上,并且租房以3年为期限,到期再续租,而且,一些店铺被多次转手,租金随即被一再抬高,这也是一些市民感觉这里的餐饮收费比较高的另外一个原因。
一位齐姓店主表示,自己打算继续干下去,“火车站这里(人口)流量大,生意不错。给我们办手续、规范化是好事,这样来我们店里吃饭的人也放心,我们也安心。”食药监局稽查大队的李汝奎队长介绍,餐饮问题是一个全国都高度关注的问题,而火车站作为一个流动人口多、相对独立的区域,是天桥区管理的难点、重点。
这次整治行动由区食安办牵头,食药监、工商、卫生等部门联合制定了《火车站周边小餐饮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方案》,6月21日开始,他们曾召集在火车站内从事餐饮服务的43家店主开会,督促其自查整改,并制定了随后的治理整顿计划。这次治理整顿的主要措施包括,调查摸底、组织培训、自查自纠、检查验收和巩固完善。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http://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1-81695000,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