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口镇农民陈素云曾参加过数次关于“营养餐”的家长会。她记得荫教授曾说这个项目得到美国机构与国家疾控中心资金支持,江口小学是在众多竞争中才争取到的。
陈素云还记得,孩子曾回来告诉她,学校来了几个美国人,吃午餐时还拉着用餐的学生合影。
试验中的“试验”
湖南疾控中心称与中国疾控中心签的协议,不涉及第三方,不知汤光文和王茵等第三方人士如何参与其中
湖南与衡阳疾控部门相关人士说,他们并不知那个试验中还藏着一个试验,直到最近“黄金大米”事件曝出。
8月1日《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发表了一篇论文《黄金大米中的β-胡萝卜素与油胶囊中的β-胡萝卜素对儿童补充维生素A同样有效》,文中称在中国湖南省对24名儿童进行了转基因食品“黄金大米”的喂养试验。
论文称,试验选取了72名6到8岁的健康儿童,分为三组,其中24名儿童在21天里每日午餐进食60克转基因食品“黄金大米”,并对其体内维生素A含量进行抽血检测,得出的结论是,黄金大米与维生素A胶囊效果相当。 该文署名作者依序为,美国塔夫茨大学教授汤光文、湖南省疾控中心胡余明、中国疾控中心荫士安、浙江医学科学院王茵和另三名美国学者。论文还注明了各作者的分工。
事件曝出后,论文中涉及的3名中方作者均称不知详情不曾签字。
不过,荫士安的情况随后发生变化。
9月5日,中国疾控中心公布情况说,荫士安称他曾收到《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的通知并签字同意发表,但对美方项目是否使用了黄金大米不知情。
荫士安称,考虑其负责的项目与汤光文负责的“儿童植物类胡萝卜素维生素A当量研究项目”(NIH)均有菠菜中类胡萝卜素转化效率研究内容,故将2个项目的现场工作合并在一起进行了。
对于两个项目合并进行,江口小学受试学生、家长与时任学校负责人以及衡南县、衡阳兖州市、湖南省三级疾控部门负责人,均称毫不知情。
论文的“第二作者”、湖南省疾控中心胡余明则称“至今云里雾里”。
湖南省疾控中心主任李俊华称,课题组试验结束后,荫士安曾给胡余明打电话,说有一篇论文成果将在美国一家著名杂志发表,想给你署个名,胡口头同意了,但论文发表前胡称他并没见过内容。
李俊华说,2008年湖南疾控中心与中疾控营养所签订的协议,不涉及任何第三方。“我们不知道汤光文和王茵等其他人是如何到现场的,谁带过去的,谁让他们介入试验的,更不知他们如何参与试验的”。
黄金大米疑云
当年的学生、厨师均不曾记得“营养餐”中有过黄色米,不过,经过研磨蒸煮后黄金大米是否呈金黄色尚不知晓
9月6日,衡南县疾控中心副主任伍剑桥说,作为课题组试验基层负责人,他当时负责试验用的大米、面粉和粮油的采购,都购自当地超兖州市,蔬菜由江口小学副校长廖雪文购自镇上的菜兖州市场。
不过,根据中国疾控中心9月5日公布的情况,当时试验中所用的稳定同位素标记的菠菜,由美国塔夫茨大学提供,由汤光文于2008年5月从美国携带到湖南衡阳现场。
当时负责给学生做饭的厨师贺丰林、时任校长贺仲秋、副校长廖雪文与衡南县疾控中心伍剑桥均称,他们从不知试验中有过这种国外菠菜。
“菠菜是如何放进去的?那黄金大米有没有可能?调查结果出来之前,我们谁也不敢打包票。”9月7日,湖南省疾控中心主任李俊华说。
“黄金大米试验”的论文中称,试验用的黄金大米和菠菜是在休斯敦的儿童营养中心用重水(氧化氘)溶液培养,做上氘标记,对大米进行脱壳、碾磨后再烹饪。大米和菠菜均由汤光文携带到中国衡阳,蒸汽加热后给试验学生进食。
富含胡萝卜素的黄金大米因呈金黄色而得名,调查中,无论学校老师、受试验学生还是当时的厨师贺丰林,都不记得有过黄色大米。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