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前两天,参观海军博物馆潜艇的游客排起了长队。 姜祥杰 摄
在栈桥海边,游客们在礁石上游玩。 张晓鹏 摄
7日,小青岛游客开始减少。 蓝娜娜 摄
本报10月7日讯(记者 蓝娜娜 陈之焕) 7日,8天长假接近尾声,岛城车流集中、景区游客拥挤的现象有所改善。据统计,中秋国庆期间,青岛市共接待海内外游客306.2万人次,同比增长26.8%;实现旅游收入38.4亿元,同比增长37.2%.
7日上午,记者探访沿海一线各景区、浴场看到,相比前几日沿海一线车多拥堵的现象,7日沿海一线交通十分顺畅,各景区门口也没有交警调流的身影。在小青岛、海军博物馆、海底世界等景区,游客数量也明显回落,基本都是散客游览,购票处也少有排长队买票的场景。
据统计,中秋国庆假日期间,青岛市共接待海内外游客306.2万人次,同比增长26.8%;实现旅游收入38.4亿元,同比增长37.2%.其中,以中高端游客为主的自驾游方式成为旅游消费主体,散客比例与人均消费大幅提升。从部分列入假日旅游统计监测点的景区情况看,较去年同期,崂山风景区接待游客数量增长27%、海滨风景区增长102%、海底世界增长20%、海昌极地海洋世界增长20%、青啤博物馆增长113%、森林野生动物园增长18%.
此外,除了沿海一线传统景区继续保持了较高的接待量外,周边区市的游客接待量也都大幅增加,港中旅海泉湾、方特梦幻王国等新兴景区有效地分流了游客,短途休闲游持续火爆。桥隧免费通行后,西海岸旅游迅速升温,开发区接待游客达87万人次,胶南市接待75万人次,同比增长65%左右,成为今年青岛市国庆旅游黄金周的一大亮点。
停车场 车位爆满,八成为小型车
7日9时,在栈桥奥特莱斯停车场,与前几日停车位“一位难求”的情况相比,停车场显得空空荡荡,仅停放了40多辆车,其中只有两辆是大巴车。
奥特莱斯停车场工作人员于小姐介绍,1日开始,停车数量明显增多,1日至5日,每天8时30分300多个车位就基本全部停满,从6日开始,停车数量有所回落。“每天停车场里85%的车位停放的是私家车,大巴车占的比例很少。”于小姐说,往年节假日期间都是大巴车数量比小型私家车数量要多,今年高速公路免费通行,小型车数量明显增多,停车高峰期也较往年的10月2日有所提前。
在青岛海底世界、青岛海昌极地海洋世界停车场,记者看到,停放的绝大多数是小型车。海底世界8天长假共接待游客11.52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11.7%,其中自驾游同比增长52.8%;极地海洋世界游客超过15.51万人次,仅3日游客量就达3.24万人次,同比增长31.85%,其中自驾游游客占据了60%.
崂山 14万人自驾游,停车位一度吃紧
双节期间,高速路免费催热自驾游,崂山景区共接待游客17.6万人次,其中八成为自驾游散客。为应对自驾游车辆的增多,景区在原有6000多个停车位的基础上,新增了3个共可容纳600辆小型车的应急停车场,即便如此,仍满足不了大批量自驾游游客的停车需求。
7日,在崂山风景区大河东客服中心,较之前的人流高峰,景区人数明显减少了很多。景区停车场停放的多是小型车,其中半数以上是外地车。来自陕西的董先生称,他于6日驾车抵达青岛,早就听说崂山很美,7日一大早便到崂山游玩。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