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多岁胡大妈扛水稻
看我也很有劲吧,能扛这么一大捆
齐鲁网讯(记者 彭芳)大米是餐桌上的必需之物,哪里的大米好吃,每个济南人都会异口同声地告诉你——吴家堡黄河大米。但是大米是如何种出来的,估计没有几个人能说清楚。日前,记者来到济南颇负盛名的吴家堡大米产地槐荫区吴家堡镇,详细了解了大米的种植过程,并亲身体验了一把收割水稻的过程,真正体会到收获粮食的艰辛和不易。
每年的10月份,是水稻成熟收割的时期,也是农民们最忙碌的时候,他们都期盼这段时间能有个好天气来收割水稻。
记者来到吴家堡镇周官屯村田间地头,看到农民们在水稻田里忙忙碌碌,有用镰刀收割水稻的,有蹲在地里捆绑水稻的,还有扛水稻的……
看着这一片金灿灿的水稻,记者迫不及待地想要试试了。接过镰刀,记者发现这镰刀非常锋利,村民告诉记者收割水稻是有讲究的,握稻的手要实,下镰要准,收镰要快……记者手抓一把稻秆儿,然后尽量快速地挥舞镰刀,随后再将割下来的水稻整齐地放在地中间。刚开始觉得挺有意思,但时间一长,记者有些撑不住了,尤其是腰有些疼,直不起来,由于镰刀非常的锋利,一不小心就会割到手,非常的危险。看来用镰刀收割水稻不仅是一项技术活,还是一件危险的事情,新手干活时,镰刀割到手、腿是经常的事情。
记者又来到胡大妈家的地里,她们正在往外扛稻子,虽然胡大妈已经60多岁了,但是干起来活来毫不含糊。记者刚开始以为有劲就行了,可是真正扛的时候,不仅要有劲,而且要使巧劲,上面不仅有重重的稻子压着,脚下的路非常窄、高低不平,一不小心就会滑到沟里去。几趟下来,跟胡大妈相比记者自叹不如。
村民们说起种水稻的艰辛,都深有感触,买种子、育苗、栽种、除草、施肥、杀虫、收割、脱粒、碾粒、扬粒、晾晒,别看是农家活,种水稻可不简单,前后得十几道工序。干农活尽管累得腰酸背痛,但看到黄澄澄的稻谷颗粒归仓,心里非常的高兴,享受着累并快乐着的丰收喜悦!
忙活了半天,记者已是满头大汗,累的腰酸背疼,看到村民们脸上丰收的喜悦,记者体会到唐代著名诗人李绅的《悯农》中“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深刻含义。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