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优化品种布局,充分发挥良种增产潜力
今年兖州市继续整建制实施小麦良种补贴项目,根据兖州市气候特点、兖州市场需求及农民意愿,确定今年的小麦当家品种为济麦22、济南17、济麦20,示范种植山农20、鲁原502等,严禁种植不适应兖州市气候条件的品种,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继续落实好“一村一品,多村一品”的生产布局,每个镇确定以1-2个品种为主,发展集中连片种植,扩大区域化、规模化种植面积,项目示范区镇按照实施方案的要求确定种植品种。
2、 配方施用底肥,科学培肥地力
结合实施配方施肥项目,因地制宜合理确定化肥基施比例,优化氮磷钾配比,大力推广化肥深施技术。继续推广氮素后移延衰高产栽培技术,减少底施氮肥的比例,增加后期追氮比例。一般每亩施用基肥尿素15公斤,磷酸二铵20公斤、硫酸钾(或氯化钾)15公斤、硫酸锌1公斤,建议将以上肥料混合均匀后深施。也可一次性施入小麦配方肥(17:16:12)50-60公斤。
3、改革种植方式,实行宽幅播种
今年秋种继续推广“两宽”种植模式,“两宽”即宽畦、宽播幅。重点推广2.6米一畦的宽幅播种种植方式,畦背0.4米,畦内2.2米,等行距种植9行小麦,实行宽幅播种,小麦苗带宽度在8-10厘米。继续推广2.4米一畦的宽幅播种种植方式,畦背0.4米,畦内2.0米,畦内种植8行小麦,苗带宽度由原来的3厘米左右改为8-10厘米,实行等行距种植,不留套种行。
实践证明,采用小麦宽幅等行距种植一是能够使播种均匀、籽粒分散、有效克服缺苗断垄及疙瘩苗现象,利于根多苗壮,提高抗逆性;二是有利于充分利用光热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植株生长健壮,后期绿叶面积大,不早衰,产量高;三是有利于夏直播玉米机械化播种技术的推广,有效控制玉米粗缩病发生,有助于实现小麦玉米两熟周年高产。播种前要提前做好农机手的培训、试播工作,防治播种过深形成弱苗,保证播种质量。
4、精细播种,提高播种质量,确保苗齐苗匀
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播种任务是获得小麦优质高产的基础。种好的标准应该是苗全、苗匀、苗齐、苗壮,为群体合理发展和优质高产打好基础。
种子处理。选用进行包衣的种子,预防苗期病害。没有包衣的种子要用药剂进行拌种,地下害虫严重的地块用杀虫剂+杀菌剂混合拌种。
适期播种。根据近年来兖州市积温变迁特点,小麦适宜播期在10月5-15日,最佳播期7-12日,要求全兖州市80%的地块集中在最佳播期内播种,项目区镇要在9-12日之间播种,全兖州市小麦在15日前力争播种完毕。
适量播种。小麦的适宜播量因品种、播期、地力水平条件而定。在适期播种的情况下,济麦22亩播量7-8公斤、济南17和济麦20亩播量6-7公斤;晚播麦田要适当增加播量,适播期后,每晚播一天,亩增加播量0.5公斤。
播种深度。播种深度不当易影响麦苗生长而导致减产,针对小麦播种机行走速度快、播量不准、播种过深或过浅,以及播种机堵塞不能及时清理、下种不匀、容易造成缺苗断垄等问题,加强农机手操作技能培训,播种机行走速度控制在每小时5公里以内,播种深度3—5厘米。要求播量精确,行距一致,下种均匀,深浅一致,不漏播,不重播,地头地边播种整齐。
播后镇压。秸秆还田后土壤架空,容易造成播种深度过深,因此,要求在播后镇压,即镇压器具悬挂在播种机上,播种镇压同时进行。
浅播压水。对于砂姜黑土地块,为保证出苗质量,提倡浅播压水,即播深在3-5厘米,播种3天后进行压水,出苗后待表墒适宜时划锄破板结,达到沉实土壤,出苗齐全的效果。
5、搞好查苗补种,杜绝缺苗断垄
小麦要高产,苗全苗匀是关键。因此小麦出苗后,要及时检查出苗情况,对拥挤疙瘩苗及时进行疏苗,对于缺苗断垄地块,要尽早进行补种。补种方法:选择与该地块相同品种的包衣种子,开沟均匀撒种,墒情差的要结合浇水补种。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