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三秋”是确保全年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关键季节,不但直接关系到明年的夏粮生产,而且决定着全年结构调整。为切实做好“三秋”生产的各项工作,现提出以下技术意见。
一、秋收
玉米适当晚收是一项不增加生产成本即可有效促进增产增收的实用技术。今年兖州市玉米全部夏直播,播期普遍在6月9日以后,为保证产量,要充分利用9月光照充足、昼夜温差较大等有利条件,增加玉米灌浆时间,增加籽粒容重,促进高产,提高品质。
1、玉米适时收获
今年玉米适宜的收获期在9月25日后,具体表现为玉米穗苞叶干枯松散,籽粒乳线消失、基部出现黑层,此时收获产量最高。据试验,玉米比传统收获期适当晚收7-10天,亩增收玉米籽粒100公斤以上。为减轻劳动强度,提高收获进度,确保在10月5日前完成玉米收获和土地耕整,保证秋种工作顺利进行,大力提倡玉米机械化收获。
2、机械作业技术要求
玉米联合收获机有背负式或自走式两种,用户可根据拖拉机动力大小、玉米种植规格,咨询相关生产企业选择适宜的玉米收获机。一般背负式2行玉米收获机需配套60马力以上拖拉机,3行机需配套70马力以上拖拉机,4行机需配套90马力以上拖拉机。目前,玉米收获行距最佳适宜范围为55—65厘米。行距在35—50厘米,超过75厘米,收获都比较困难。采用机械进行收获时,要尽量减少损失,要求落地果穗不超过5%,落粒损失率不大于2%,粒籽破碎率不大于1%。
3、注意事项及工作要求
玉米收获前,农机手必须参加由农机部门或生产企业举办的培训班,正确掌握玉米收获机的安全操作等知识。作业时,要严格按使用说明书的要求选择合理的行进速度和收获行数,确保玉米收获质量和秸秆粉碎质量。作业期间要及时对机械进行保养,发现问题及时排除,严禁机械带病工作,为保证玉米能够适时收获,镇村要做好对本镇村农机手的管理,9月25日前严禁下地作业,确保秋收工作安全、有序进行。
二、秋耕
耕作整地是小麦播前准备的主要技术环节,也是其他栽培措施发挥增产潜力的基础。目的是使麦田达到耕层深厚,土壤中水、肥、气、热状况协调,土壤松紧适度,保水、保肥能力强,地面平整状况好,符合小麦播种要求,为全苗、壮苗及植株良好生长创造条件。小麦播前耕作整地技术种类较多,各镇街可因地因条件选择适宜的整地技术。
1、秸秆还田
目前秸秆还田是培肥土壤地力最有效的措施,兖州市已基本实现了100%秸秆还田,但秸秆还田的质量要进一步提高。要求秸杆粉碎长度≤10厘米,秸秆粉碎长度合格率不低于90%,秸秆覆盖率不低于30%,抛洒均匀率不低于80%,且田间抛撒要均匀、厚度要一致,留茬高度不高于3厘米。
2、深耕
深耕深翻可掩埋有机肥料、粉碎的作物秸秆、杂草和病虫有机体等,可疏松耕层,松散土壤;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孔隙度,改善通透性,促进好气性微生物活动和养分释放;提高土壤渗水、蓄水、保肥和供肥能力。耕深要达到23~25厘米,深耕后必须深耙,消除明暗坷垃,做到“深、透、细、平、实”切忌深耕浅耙。两次秋种深耕之间的年份可以以旋代耕,即只用旋耕犁整地,旋耕深度达到15~20厘米,旋耕遍数为三遍,切忌旋耕深度过浅、遍数过少,以确保整地质量。
3、深松
土壤机械化深松就是利用深松机械打破犁底层,既疏松土壤而又不翻土打乱土层,是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土壤深松一般可间隔3年进行一次。深松深度以打破犁底层为原则,作业时要求耕深一致。最好安排在玉米收获后小麦播种前进行,作业时土壤相对含水量15~22%时为宜。作业时要保证镇压或整地质量,以免造成土壤大量失墒,影响小麦出苗和生长。
三、秋种
根据多年秋种生产经验和今年秋收秋种新特点,结合实施小麦高产创建项目,确定兖州市小麦秋种指导思想是:以规范化播种为突破口,改革种植方式,实行宽幅播种,优化品种布局,搞好配方施肥,适期适量播种,切实提高播种质量,打好秋种基础,实现一播全匀苗,为明年夏粮丰收打下良好的种植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