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今后尽量不以村庄、企业、单位、小区等的名字来命名道路
对待“一路多名、一名多路”问题既要尊重历史,又要面向未来道路命名要体现省会特色还要体现济南深厚的文化内涵
15日,全市地名工作调度会议召开。市委副书记、市长杨鲁豫在会上指出,对于“一路多名、一名多路”问题,要实行老路老办法、新路新办法,老路要采取在地图上醒目标注等补救办法,新建道路则要避免类似问题出现。
“原来有些路以村庄名字命名,我个人觉得还是不太妥,村庄只是路中间的一个点。也有人坚决反对以企业名字命名道路,我赞成。”杨鲁豫说,一个企业很难说再过一百年、二百年它还能不能存在,或者它会不会改名。地名是很神圣的,起个名要长久使用。从历史的变迁来考虑,以一个单位、一个学校、一个企业、一个小区的名字命名一条路,是有风险的。“建议今后尽量不以村庄、企业、单位、小区等的名字来命名道路,大家如果同意,就形成一个原则。”
对于“一路多名、一名多路”问题,相关部门曾从历史文化、改名成本等角度作出解释,对此,杨鲁豫表示,“你们理由说得也很充分,但不能说这样做就是合理的,就是十全十美的。我们要站在更高的起点上看待这个问题,既尊重历史,又要面向未来,既要体现历史性,也要体现时代性。光强调某一个方面,是不全面的。”他指出新建道路要尽量避免“一路多名、一名多路”,而对于存在“一路多名、一名多路”问题的老路,改的难度是比较大的,不但有很高的成本,而且这么多年了,作为济南市民基本上已经习惯了,这个问题主要是让外地人不太方便。对此,要积极研究对策,看还有什么补救的措施,比如加大宣传,在地图上标得更醒目一些,告诉外来游客这是一条路,是历史的原因形成了几个名字。
经十一路几段也不连贯,杨鲁豫就此进行了反问:“在今后的改造过程中,能不能把它顺起来?”
济南有的道路的门牌号太大,也引起了一些关注。杨鲁豫就此表示:“如果道路太长,我倒觉得可以采取进行东、中、西路或南、中、北路这样的划分。经十路肯定号比较多,因为它比较长,但对此我们也不是说没有办法。举个例子,比如说一个单位这一片是6号,下面可以再分为6-1、6-2……6-5,找到6号再找下面的,这样就可以把号缩小。”
“有的城市东西方向的路以山命名,南北方向的路以河命名,这样不是易记、标识性更强吗?我们东西南北的路名能不能研究出点规律性的东西,慢慢让人们形成一种习惯?”杨鲁豫还强调道路命名要体现省会特色,省里的城市以及著名的山川、河流、湖海的名字都可以成为选择,同时还要体现济南深厚的文化内涵。
对于会上有专家提出的将地名管理工作者吸收进入济南市城市规划委员会,以加强地名规划的建议,杨鲁豫表示这完全可以。他指出,地名工作要适度超前,下一步要增强战略性、科学性和时代性,不能到了命名时才临时考虑,要有战略布局,要总结规律、把握规律,便于记忆,便于扩展。地名起好了,不但好记、好用,还可以鼓舞人心,增强市民的自豪感和荣誉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