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伦敦街头的“小怪兽”大家可能知道,但是生产这种出租车的英国锰铜控股公司,却很多人并没有听说过。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这个锰铜公司现在却一点儿也不 “猛”。它已经入不敷出,不得不进入破产保护程序。
其实最近两年来,锰铜公司的销售就持续下滑。2011年,他们的销量仅为1502辆,比2010年下降9.1%,亏损303万英镑。而说到锰铜公司的上一次盈利,还需要追溯到2007年了。
对于锰铜公司来说,2008年是个转折点,当时,他们生产的出租车发生了一连串发动机着火事故,这导致它不得不召回了5400辆出租车。对于一个只有288名员工的公司来说,这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而不久前,锰铜公司由于转向装置问题再次召回了400多辆新车,这成了压垮它的最后一根稻草。公司行政总裁约翰·罗素说:“当公司宣布召回这些车时,我们陷入了困境。我们无法再继续生产,因为没有资金运转。”
据报道,目前锰铜公司欠银行及合作伙伴的债务已达1140万英镑,约合1亿1470万人民币。今年以来,锰铜股价跌幅已达到70%,从10月12日开始停牌至今。
不过还有一点值得一提,那就是在锰铜公司的合作伙伴中,还有一家中国公司的影子。那就是吉利汽车。早在2006年10月,吉利就与锰铜签约,成为锰铜的股东,到目前它还持有锰铜20%的股份。
其实,面对危机,锰铜公司曾经希望吉利能够伸出援手,帮助自己解决燃眉之急。正如他们公司的行政总裁约翰·罗素说的:“吉利过去一直非常合作,对我们很支持,是公司的重要投资者。”
对此,有媒体报道称,吉利汽车的高管在10月16日飞往伦敦,与锰铜的管理层召开紧急会议商量救助事宜。但当时锰铜发言人回应称,吉利不太可能以注资来换取获得更多锰铜股权。最终,吉利与锰铜并没有达成一致,锰铜不得不寻求破产。
虽然这次双方并没有谈妥,但是吉利与锰铜之间的渊源,还是值得好好说说的。早在2006年的时候,双方就在上海设立了合资公司,共同生产TX4商务车,设计产能2万辆。其中,吉利负责该车在亚洲销售,而锰铜则负责在全球其他地方的销售。
而且,在锰铜2011年年报中,提出了4个战略,其中3个与吉利相关,包括与吉利合作提高TX4国际型号的质量、销售和盈利能力;与吉利确认并持续开拓未来的发展机会等。
抛开这些与吉利的渊源,我们再来看看今天故事的主角锰铜公司。他们公司位于英格兰中部考文垂,而且并不是一家大公司,目前只有不到300名员工。它从1948年就开始生产的黑色出租车,一直都穿梭于伦敦的街头巷尾。而这些黑色出租车也和白金汉宫以及双层大巴一样,成为伦敦的符号。但是一成不变的风格,却也让出租车司机们有点吃不消了。
一位前出租车司机皮特·达科斯塔称,“锰铜低估了司机们的需求,他们太专注于汽车的符号价值。但这是一辆从1956年以来就没有怎么变过的出租车。你该问你自己,如果发生战争,你是喜欢坐在喷火式战机里还是F-16中?”
而且,之前的伦敦出租车市场是锰铜的天下,现在这种局面已经被打破了。奔驰公司只用了4年时间,就占据了伦敦出租车市场38%的份额。而且明年日产公司也会把自己的黑色出租车推向伦敦市场。
越来越严重的竞争压力,让这个老牌企业吃不消了。眼下,在英国也有声音呼吁伦敦政府应该介入此事,帮助锰铜渡过难关,避免“伦敦标志”彻底消失。 (来源:中国广播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