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营街道党工委书记赵文卫说,“去年11月,我们探索推行社会管理一体化工作,还开发了软件,实现社会管理服务的网格化、信息化、精细化、一体化。今年是基础年,明年我们将进一步规范,做到初见成效,2014年,争取使仙营街道的社会管理服务工作品牌、工作模式真正成形。”
共享幸福生活
10月18日,锣鼓声中,兖州市新兖镇敬老院内的老人们正在为重阳节排练节目,有的划旱船、有的扭秧歌、有的打腰鼓。59岁的敬老院院长韩兆菊在这里工作了多年。这家敬老院1996年投入使用,工作人员22人,供养着132位农村“五保”老人,荣获“山东省文明敬老院”、“山东省模范五保供养服务机构”等称号。在这里,老人吃穿用医全是政府拨款,每人每月还有20元零花钱。
“我们这里就是个大家庭。每到节日,这儿都特别热闹,春节时会餐,8人一席,整鸡整鱼,一桌12个菜,要办20多桌。我们通过‘老有所乐’带动全院的工作,有民乐队、有说三句半的、有歌舞队,大家自编自演,老人们欢欢乐乐的。”养老院里,种着大白菜、山药、胡萝卜、大葱,还养着猪,充满了田园乐趣。
71岁的牛本英大妈总是乐呵呵的,她来敬老院11年了,是文艺活动积极分子。她说,在敬老院不愁吃穿,冬天有暖气、夏天有电扇,还给发演出服装,经常编节目。“俺叫这里幸福院,早就想来这个地方。在这里,大家处得像亲姊妹一样,过生日还给买蛋糕,俺觉得幸福着呢。”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在兖州市,143个乡镇都办起了敬老院。
9月21日,济宁兖州市委、兖州市政府发布了《关于建立健全民生保障体系的意见(试行)》,提出逐步建立健全就业创业服务、社会保障、基本医疗卫生、住房保障、教育保障、济困救助、社会养老服务、公共文体服务、城乡环境改善、社会管理等10大体系,提高公共服务资源普惠度和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建设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的幸福济宁。
济宁兖州市财政局投资评审中心主任、社会保障科科长吕振雷感慨地说:“这10年,济宁民生建设确实用力,很多事做得很扎实。今年,民生保障政策出台,从制度角度实现了全覆盖,保障力度更大了。”
济宁兖州市委书记马平昌说:“构建民生保障十大体系,就是我们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重要体现和实际行动。也惟有如此,我们才能更好地凝聚群众、团结群众、带领群众,不断开创兖州市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新局面。”(王晋 王金虎)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