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从玉函立交桥东向西下来的右转车辆与桥下东向西通行的右转车辆共用最右侧的右转车道,桥上车辆需要连续并两排车道。此次改造中,交警部门将右转车道转移到由北往南数的第四条车道,方便两股右转车辆汇流。同时,此路口从东向西还增加了右转弯信号灯。
据了解,经十路与千佛山路路口“禁左”后,原东口左转车辆可选择在历山路口提前左转绕行千佛山路,也可向西行至舜耕路口逆向可变车道调头;而原西口左转车辆可向东行驶至历山路口逆向可变车道调头。经十路与民生大街路口东进口“禁左”后,原东口左转车辆可选择在玉函立交桥下路口提前左转绕行马鞍山路,也可向西行驶至纬一路口调头,还可以通过胜利大街、经八路进行微循环。经十一路与舜耕路口东进口“禁左”后,原东口左转车辆可选择绕行千佛山西路、马鞍山路。
【关键词:逆向彩色可变车道】
6公里路段设置5处可变车道
为最大限度减少“禁左”对左转机动车带来的影响,交警部门在经十路历山路路口与经十纬一路口新增3处可变车道,提高调头车辆的通行效率。从八一立交到燕山立交将近6公里路段,交警部门分别设置了5处逆向彩色可变左转车道,分别是环山路口东进口、历山路口的西进口、经十路舜耕路口的东西进口和经十纬一路的东进口。
以经十路与民生大街路口为例,由东往南的机动车在该路口“禁左”后,如果都选择到经十纬一路口调头,这样就可能增加了经十纬一路口的调头压力。为了减少出现调头车辆较多路口的通行压力,交警部门在经十纬一路口东进口设置了逆向可变车道,分流在此调头与左转的车辆。
经十路环山路口与经十路舜耕路口的可变车道原理相同,调头车辆可以择机掉头,左转车辆则需要驾驶人按照开口处的信号灯行驶。记者在现场看到,不少驾驶人已熟悉这类可变车道的通行方式。
可别小看这一小小的变化,这可是济南交警在全国首创的逆向彩色可变车道。既能在确保驾驶人安全的情况下,不受任何控制地任意调头,还可根据信号灯的指示,进入逆向车道进行左拐等候。如此一来,大大缓解了当前的交通压力。
【关键词:“先左后直”】
经十路成首条“先左后直”道路
在此次改造中,济南交警支队交通处信号控制研究室负责人赵景春表示,从燕山立交桥至八一立交桥东西向允许车辆左转的8个路口,通行方式全部改为先左转后直行,经十路该路段也是全市首条“先左后直”的道路。
今年6月,经十路山大路口的通行方式改为先左转后直行,是全市首个实现“先左后直”的路口,同时施划了直行待行区。赵景春介绍,改变路口通行方式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最大限度放行经十路东西向通行的车辆。
举个例子来说,若是一个路口有一排左转车道和三排直行车道,如果先放行直行车辆,那么左转待行区仅有一排车辆可以提前进入路口,车辆数目在4辆左右;如果先放行左转,那么直行待行区可以有三排车辆提前进入路口,车辆数目大约在12辆左右。“先左后直”一次放行的车辆数目远远大于先直行后左转,自然会提高通行效率。赵景春说,在路口情况允许的情况下还会设置直行待行区。
记者在这几处路口观察发现,由于长期以来的驾驶习惯问题,很多驾驶人对于“先左后直”的通行方式还不适应,经常是直行信号灯由红变绿之后,左转车道上的左转车辆习惯性开到前面的左转待行区。但是“先左后直”之后,左转车辆要等下一次绿灯就需要等一个信号周期的时间,车辆提前进入路口会影响过街行人和车辆的通行。“这些改造还需要一段时间的磨合,驾驶人需要有个熟悉的过程。”赵景春说。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