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瑾端着一盆菊花向记者介绍其特点。
10月31日讯 据《齐鲁晚报-今日运河》报道,在今年山东省第七届菊花展上,济宁市园林局送去参展的400多个品种的菊花,共获得10项金奖、10项银奖和2项铜奖。这也是济宁市多年来参加菊花比赛获奖数量最多的一次。而这些菊花都是“菊花大王”李瑾精心培育出来的。
养菊像照看孩子,需要下一番功夫
沿着城区洸河路一直向西,位于西外环西侧有一处占地很大的西郊苗圃,位于苗圃中心位置的科研所旁边,市园林局专门开辟了一块空地,这里正静静地躺着一万多盆颜色各异的菊花。
进入十月底,正是菊花盛开的时节。在菊花种植基地中,一盆盆菊花开出硕大的花朵,金色、红色、绿色、粉色……各种色彩的菊花摆在一起,就像一大家子人在开会。记者从花丛中看到,一盆名为玉壶春的菊花外形酷似荷花,让人看着非常新颖。一盆金黄色的月山菊花,大花球超过了下面的花盆,足有30厘米宽,而白中透绿的绿野菊花,其花瓣犹如一根根象牙……
这些菊花的种植人,正是有着“菊花大王”之称的李瑾师傅。从今年初开始,李瑾便带着技术人员在苗圃中住了下来,通过半年的努力,这些菊花终于收获了成绩,此次获奖也是对这些技术人员的最大褒奖。“培育菊花是一个非常辛苦的活儿,养花的过程就相当于照看自己的孩子。”李瑾告诉记者,菊花的形态丰富,且适应性很强,一般的家庭种植相对比较容易,但要种出高品质的菊花,需要下一番功夫。
济宁市种植菊花也有着悠久的历史,且近年来多次参加省级、全国级的菊花展,并经常在展会上取得好成绩。今年在临沂市举办的山东省第七届菊花展上,济宁培育的400多个品种的菊花参展,并由“醉舞霓裳”、“玉韵酬秋”、“宝塔菊”、“大悬崖菊”及多个菊花盆景获得了10项金奖,同时参展的“独立寒秋”、“藕粉托桂”、“祥云春雨”等菊花获得10项银奖,另有2项铜奖。济宁市园林局科技科科长姚树民称,此次获奖是济宁市参加展会以来获奖数量最多的一次。
养菊养了40年,盼着年轻人能加入
李瑾是济宁市任城区人,有着近40年的菊花种植经验。从12岁开始,李瑾就在舅舅的影响下种植菊花。“小的时候,舅舅家每年都种菊花,那时属于家庭种植,没有考虑过将种花当成职业。”李瑾告诉记者,菊花花形繁多,小者如纽,大者如盘,迎霜开放时非常迷人,自己也就渐渐喜欢上了菊花。在刚刚种花的时候,由于自家的院子中有很多棵大树,为了让菊花能得到足够的阳光,李瑾把家里的土墙顶铲平,在墙头上种起了菊花。
从1982年起,李瑾开始大面积种植菊花,并经常到天津、开封等城市拜师学艺,“我是一个农民,除了每天的耕作,那时候就想着怎么创业,而种菊花是我这一辈子最大的爱好。”李瑾称,从最初的千余盆菊花,他的种植规模慢慢发展到近万盆。经过几年的努力,李瑾在1989年从济宁城区举办了首次农民进城菊花展览,从那以后,他成了济宁小有名气的养菊人。这也激发了李瑾的干劲,他开始从北京等地引进新品种,并培育了大量品质高端的菊花,在养菊行业中也得到了“菊花大王”的称呼。
由于过度劳累,李瑾2004年做了颈椎手术,术后就没再养花,今年,市园林局邀请李瑾负责菊花种植,这也让他又过了一把“菊花瘾”。“因为养菊花很辛苦,且经济效益太低,现在很少有年轻人从事这个行业。”李瑾认为,济宁市养菊花的水平在全国来看都属于一流水平,但只有点没有形成面,他希望本地的养菊人能形成合力,让更多年轻人加入这个行业,提升养菊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记者 刘守善 通讯员 孔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