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好“果子”才有好收成
齐鲁网11月5日讯 据山东广播电视台公共频道《今日报道》报道,现在正是最后一批红富士苹果上市的时期,在山东栖霞今年苹果的产量达到了165万吨,然而由于高端优质果的比重少,果农的收益没有预期中高,经历了今年的收购情况后,栖霞苹果下一步又将怎样发展,走基层记者来到栖霞市,去听听相关部门和果农们的想法。
收购商称苹果增产不丰收 因果子质量不高
眼下,在烟台栖霞的大部分的果品收购点上,等待挑拣的苹果已是堆成了小山,而在收购站点前的公路上,满载苹果的三轮车依然是一辆接着一辆。
据了解今年栖霞苹果总产量达到了165万吨,比去年增产近10%,但在收购商看来,这些大量上市的苹果质量并不让他们满意。
收购商刘向阳在这个市场上收购苹果已经5年了,他认为,大部分果农只图量大丰收多卖钱,而很少从质量上求效益,种出来的苹果也跟不上消费者的口味。
刘向阳说,这些中低端果的销路全靠价格优势,果农收入也自然减少了,而种植高端果的果农不仅价格没降,销售也是供不应求。
“种苹果能手”介绍经验 果子好坏就看管理
他向记者介绍了一个种苹果能手,“曲伟就是蓬夼村的,他重视,他原先6亩地,卖了三亩,全部搞这个质量好的,个大的,他就重视,80 的很少,全是85往上的。他不用出来卖,果下来以后,储藏起来,北京的客商下来找他买”。
我们跟着村民来到了种植户曲伟的果园。没想到,在晚熟苹果大量上市的时候,曲伟家的苹果不仅没采摘,地上反而还覆盖着反光膜,继续给苹果着色增甜,而满园的苹果,也是一个个又红又大,基本上找不到一个残果。
曲伟说,“像咱的苹果,现在一般都不用出去卖了,大部分是客商找到我这里来,尤其是大果,咱都是供不应求”。
14年前,曲伟辞掉工作回到老家种苹果,在摸索了五六年后曲伟发现,大家的苹果苗和土地都一样,差就差在管理水平上。
曲伟从来不把技术藏着掖着,在他看来只有大家的苹果质量都上去了,自家苹果才能有更大的市场。“我自己的苹果好了并不能多卖多少钱,只有整体的好了以后,我们整体的价位才会上升”。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