偌大的车间里,王玉静的工作并非只是写写工作日志那么简单,除了要监控数据,还要时不时到车间里去转一转,看看各种设备的运转情况。“时间长了,听声音也能听出点道道,这个工作来不得半点疏忽,因为管道的那边就是东城区的近8万户居民。”王玉静说。
即将供暖了,作为老员工的王玉静依然很谨慎。王玉静告诉记者,她在这个岗位上已经工作了8年,每天工作8小时,工作期间,管道里的水在循环着,而她则要将屏幕上跳动的参数一一记录并破译出来,洞察着机器工作时的点点滴滴。“数据是实时跳动的,这些数据就像是各个设备的健康值,出现一点疏忽,就需要我们做出反应。”王玉静说。
“说白了,高温水首站就是整个供热系统的心脏,高温水从这里流向管网,然后输入到千家万户。”王玉静说,身上的责任也是很大的,必须得睁大眼睛盯着这些数据,有时8小时下来,眼睛很疼,看东西都是花的。
王玉静说,高温水注入主管道后,精力更得高度集中。以往也发生过一些故障,但是给她的反应时间只有短短10秒钟左右,必须要根据及时处理停电或跳闸的突发情况。“一旦温度降下来了,再回升就需要一段时间,这可能会影响半个东城区的供暖质量”。
王玉静说,在这个车间里,身材瘦小的她也有时会拿起扳手走到管道前作业。“突发情况下,就不分男女了。虽然很辛苦,但是想想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家家户户在冬季里回到家时感受到一丝温暖,我感觉也值了。”王玉静告诉记者。(马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