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讯 据《齐鲁晚报-今日运河》报道,距离8日开始供暖预热的日期越来越近,在济宁城区,两大供热企业也进入了冲刺供暖季的最后阶段。据悉,今年济宁城区共计新增供热面积160万余平方米,供热面积在增大,各供热企业承受的压力也随之增大,如何最大限度地保证居民的供热质量,成为市民最为关心的话题。5日,记者对济宁城区聚源、四和两大供热企业进行了探访。
为保供热质量,供热企业提前做足准备
5日下午,东郊热电厂的高温水首站,在工作人员的操作下,锅炉和机组开始慢慢启动,高温水逐渐注入主管网。“主管网注入高温水后,一级管网进入大循环状态,并利用气动泵的排气逐步提升温度。”山东聚源供热公司经理丁洁告诉记者。
“今年与往年相比,准备做得更充分。”丁洁介绍,今年,东郊热电厂供热面积增加了70余万平方米,在锅炉和机组暂未增加的情况下,今年新增的供热面积,给供热企业带来了一些压力。为了保证居民家中的供热质量,他们将整个供热启动的时间计划提前,在煤炭价格的低点入手,集中储存了6万余吨优质煤,完全能够保证供暖初期的发热量。“高温水循环之后,只要出现恶劣天气,不到10个小时,所有用户家中的暖气温度便会迅速升高。”
今年,四和所辖区域新增供热面积90多万平方米。“压力很大,我们也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四和供热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了保证供暖质量,该公司从10月下旬就开始了向主管网注入高温水,现在工作人员都在忙着对主管网进行调试,争取在供热季到来之前找出问题。
排查供暖隐患,末端不热问题有望改善
在城区东部的皇营小区,居民陈先生对今年的供热质量很期待。“听说今年供热站重新整合了,原来是小马拉大车,一个换热站要服务好几个小区,现在大站拆分成几个小站,希望温度能上来”。
据悉,目前东郊热电厂共有200多个供热站,考虑到大站负荷太重的缘故,今年特地拆分了其中一些负荷较重的大站,拆分出来的供热站共有14个,可以改善60万平方米的供热质量。
末端供热质量,一直是供热企业所面临的较大难题。“暖气漏水、管道堵塞、供热站管网循环不好等,都可能造成供热质量的下降。”济宁东郊热电厂刘主任告诉记者,为了保证部分末端用户家中的供暖质量,他们提前进行了试压。
四和供热公司针对一些存在隐患的换热站采取了技术改造和升级的措施。为了及时保证供暖期间末端所产生的问题,该供热公司专门制定了巡查制度,供暖初期每栋楼不少于2名服务人员上门调试、服务,供暖逐步稳定后,每个片区的待命人员也不少于3人。
建立抢修队伍,遇到问题及时查看维修
在位于太白楼路上的济宁东郊热电厂供暖服务大厅二楼,客服人员们正在接听、整理市民的咨询与投诉。“昨天一天就接了500多个热线电话,除了咨询问题外,老百姓反映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家中暖气漏水和以往暖气不热要求检修等。”工作人员徐女士指着一套电脑统计系统告诉记者,这是今年刚刚投入30万元安装的系统,以防止漏单的发生。
“如果出现问题,市民打电话到服务大厅,接线员会一一将问题整理下来,然后根据情况去查看和修理。”丁洁告诉记者。
四和供热公司今年成立了一支110抢修队。“这些抢修队员都是公司的业务骨干,能够第一时间解决一些常见问题,这是老百姓最希望看到的。”四和热力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而针对供暖初期问题比较集中的现象,为防止因交通阻塞所造成的维修延误,四和供热公司专门采购了4辆电动巡逻车,以便在能够及时到达故障发生的区域,对突发情况进行处理。
探访热源企业>> 遇到故障,反应时间仅数秒
5日上午,东郊热电厂高温水首站,身穿蓝色工作服的王玉静正坐在大屏幕前写着工作日志。供暖季就要到了,这几天,高温水首站的工作一直忙个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