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岁女孩普片与她的奶奶和志愿者难舍难分。
从2日下午抵达济南算起,11岁的次仁索朗和其他8名西藏先天性心脏病儿童已经在山东省立医院度过了5天时光。7日下午,次仁索朗等6名先心病儿童康复出院,他们将乘坐火车返回雪域高原。在离别的时刻,并不会说太多汉语的次仁索朗多次说,“这里的人很好,我有些舍不得”。
6名藏族先心病儿童康复出院 植入封堵器后病情可一劳永逸
7日下午,次仁索朗等6名藏族先心病儿童康复出院了,另外3名小伙伴也有望在不久出院。
次仁索朗和其他8名西藏先天性心脏病儿童是2日下午来到山东省立医院的。由权威专家组成的医疗队进行术前讨论,根据孩子们的个人情况,制订了详尽的治疗方案。检查发现,9个孩子中,有1个属于房间隔缺损,1个属于室间隔缺损,另外7个孩子是先天性动脉导管未闭。
山东省立医院院长秦成勇介绍说,在制订手术方案时,专家团队采取了“先易后难”的策略,先对6个孩子进行微创介入手术治疗,其他3个孩子情况稍微复杂些,需要等待定做的器械到来和进一步完善手术方案。
5日上午,次仁索朗等6个孩子先进行了微创介入手术。“5个孩子是动脉导管未闭,1个孩子是房间隔缺损,手术总共用了不到5个小时。”为孩子们主刀的山东省立医院副院长、儿科专家王玉林教授介绍,手术进行得非常顺利。
术后孩子们看着身上的纱布挺紧张 发现“伤口”是个针眼后兴奋地跳下床
作为手术主刀,有件事给王玉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起初孩子们术后都很紧张,可看到“伤口”只是个针眼后立刻恢复了好动的天性,跳下床就跑到隔壁病房玩去了。
“这6个孩子不需要开刀,属于微创手术,也不会留下疤痕。”王玉林说。但孩子们由于不了解,以为是要做个大手术,所以术后都显得很紧张,经常盯着身上覆盖着纱布的部位出神。一直到王玉林去给他们换药时,孩子们才发现,原来所谓的“伤口”只是一个针眼而已。
王玉林说,今年10月18日至27日,山东省卫生厅委托山东省立医院集团组织专家赴西藏日喀则地区,就当地初筛的疑似先天性心脏病儿童病例进行了确诊。专家们从115例疑似患儿中,发现9例疑似患儿可以实施介入治疗。“如果不进行手术,孩子们以后会出现其他并发症,从而危及生命,平均寿命可能只有三四十岁。”王玉林说。
先心病的发生除了与遗传因素有关外,感染也是不可忽视的引物。妊娠前三个月患病毒或细菌感染,尤其是风疹病毒,其出生的婴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率较高。
“这里人很好,有些舍不得” 回西藏后先把康复的好消息告诉亲戚
“次仁索朗,马上就要回家了,你怎么有些不高兴啊?是不是舍不得这里?”从7日上午开始,志愿者张玲丹就发现原本活泼开朗的次仁索朗有些异样。
张玲丹是山东财经大学的大三学生,次仁索朗在济南的5天时间里,她寸步不离地照顾在身边。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本并不相识的两人之间渐渐产生了友情,病房里欢声笑语不断。或许是意识到快要离开了,整个7日上午次仁索朗都不怎么说话,中午时分更是和张玲丹沉默着对视了许久。
“次仁索朗其实心思挺丰富的,看得出他舍不得这里,舍不得济南。”张玲丹说。
“这里的医生好,护士好,人都好。”顿珠卓玛的母亲通过翻译说,得知女儿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后,一家人曾经心灰意冷,担心女儿再也治疗不好了,没想到这次来济南治好了,她回到西藏家乡的第一件事就是告诉住在周围的亲戚们。
王玉林介绍,这9名西藏先心病儿童只是我省医疗援藏计划的第一批,接下来几年还会继续为西藏先心病儿童进行免费手术,总数为100例左右,“下一批在2013年进行手术”。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