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代传春)“现在浇地可省事了,这卡往上一贴,水就上来了。”正在为麦田浇越冬水的兖州市新驿镇西西村村民王传海边说,边给我们算了这样一笔帐,“以前,他家的几亩地,浇一遍水又是安水泵,又是弄机子,看垄沟里的水也得两三个人。现在由于铺设了地下管道,打开阀门,水就直接进田了,还能省下老婆与孩子的力气去打工,这里里外外一天就多进百把块钱呢!”
“老王你算得这是自家的小帐,对全镇去年实施的4.6万亩‘小农水’项目来说,这大帐更有算头哩”!同行的镇水利站站长吴宪义说,“过去由于没有铺设地下节水管道,项目区内4万多亩农田灌溉一次就浪费水资源40万立方,如果一年按浇灌6次的话,可就是240多万立方米。从前浇1亩地需要花费近20元,现在仅需12—15元就能解决”。
在推进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新驿镇把强化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根本抓手,大力推进“小农水”项目实施。去冬今春实施的一期4.16万亩“小农水”项目,共铺设PVC输水管道269.14千米、地下电缆157.97千米,安装玻璃钢出水口6635座,配套射频管理系统35套,安装射频控制器、水源井管护器各1010套,新打机井500眼……总投资超4000万元。吴宪义说,项目区内所有农田实施了管道、电缆、信息监测全覆盖节水式灌溉,人均政策性收入超过1300元,轮灌周期比原来缩短了2--4天,年为农民节省开支340多万元。该项目在省里组织的考核验收中获得一等奖,获政策性追加投资1000多万元。目前,镇里正在抓紧制定二期1.2万亩“小农水”实施详规,到明年春天,全镇80%以上的农田将实现现代化灌溉。
“水利有了保障,俺也敢搞菜园子了”。东三村村民顾振江说,他原来在当地一家企业打工,月收入也就在1600块钱,自从今年春天“小农水”项目实施后,他在自家责任田开起了菜园,靠种植芸豆、山药、辣椒的收入就达到3万多元,赶上了他在企业打工一年半的收入。像顾大哥一样,今年项目区内新发展特色种植面积超过3100亩,亩收益平均达到13000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