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张庆勇)2012年,兖州联社以“基层党组织服务能力提升工程”为契机,坚持“立足城乡、服务大众”的宗旨,以信用工程建设为依托,以信用联盟为抓手,不断强化信贷支农力度,提升信贷服务水平,推动兖州市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截至11月末,兖州联社涉农贷款余额277017万元,较年初增加24684万元,占各项贷款余额的83.63%,当年累计投放涉农贷款232790万元。
优化信用环境,信用工程铺就“致富路”。信用工程建设以评定“信用户、信用村和信用乡镇”为载体,坚持集中便民原则,通过“集中宣传发动、集中评级授信”,进一步改善农村信用环境,加大农村信贷资金投放力度。今年以来,兖州联社进一步明确工作目标,改进信用工程建设推进机制,要求各信用社对辖内村庄逐个进行调查,对有信贷需求的村庄,实行“农户信用联盟”和“集中评定”模式。截至11月末,兖州联社共评定信用镇4个,信用村232个,信用户3.5万户,授信达到19亿元,用信17亿元。
破解担保难题,信用联盟引来“百花香”。为破解农户担保难的问题,兖州联社按照省联社、济宁办事处工作部署,引导信用农户自愿组建信用联盟,将农户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一是搞好社会宣传。设置宣传栏、宣传牌,散发宣传单,召开农户信用联盟现场会,组织客户经理深村入户开展集中宣传,提高农户参与创建的积极性。二是做到让利于农。制定科学的贷款利率定价机制,联盟会员贷款利率的上浮幅度低于非会员的上浮幅度,给予利率优惠。在贷款程序方面,农户评级授信后,凭“两证一折”(贷款证、身份证和结算存折卡)即可到柜台办理贷款手续,做到了“一次核定,随用随贷”,优化了贷款审批程序。三是强化创建质量。制定了信用联盟验收实施方案,组织开展信用联盟管理情况专项检查,确保联盟规范运作。截至11月末,兖州联社共创建农户信用联盟102个,吸纳客户4136户,授信2.7亿元,成为农户贷款投放的“主渠道”。
强化信贷服务,三大工程架起“连心桥”。一是开展金融服务进村入社区工程。兖州联社深入开展“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在农村地区大力安装电话POS、农民自助服务终端等,农户在取款服务点即可办理相关业务,同时,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业务也已进入千家万户,为农户提供了“24小时、全天候”的金融服务,畅通了农村支付结算渠道。截至11月末,兖州联社在80个村庄、社区布放农民自助服务终端83台,累计交易笔数达到45387笔,累计交易金额达1.2亿元。二是开展阳光信贷工程。在各信用社公开服务承诺,并公开客户经理姓名、工号、联系电话等信息,在营业网点显著位置公布投诉电话,畅通客户投诉渠道。三是开展富民惠农金融创新工程。除创建联盟外,兖州联社积极开展非联盟农户贷款营销工作,通过一户多保、多户联保、抵质押等方式,满足农户信贷需求。同时,联社营业部推出代理销售实物金银业务,为客户理财开辟了新渠道。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