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中区新农合工作紧紧围绕国家、省、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以“工作上水平、群众得实惠”为目标,以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和定点医疗机构监管为核心,稳步推进新农合门诊统筹、新农合信息化平台建设,着力维护参合农民的权益,全年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参合率逐年提高。2009年是市中区实施新农合制度的第一年,参合农民为213053人,参合率95.5%。通过前几年来的运行,市中区以住院统筹加门诊统筹的新农合制度已日趋完善,2012年度市中区新农合参合人数230271人,参合率达100%,其中资助五保户242人,低保户5252人,优抚对象317人,独女户和双女户8457人,70岁以上老人14113人,实现了农业人口、医疗救助对象应保尽保的目标,群众参加合作医疗的积极性不断提高。 筹资水平不断上升。2009年初期,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均筹资只有100元,经过几年的努力,各级财政的投入不断增加,2012年人均筹资达到300元。其中,农民个人缴费60元;本级财政补助每人每年115.59元;市级补助每人24元;省级补助每人100.41元,市中区筹集资金合计6908万元,较新农合初期筹资增加了3倍,翻了三番。这其中各级财政投入占了80%,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有效运行提供了有力保证。 参合农民受益明显。2012年参合农民住院人均补偿1871.54元,比2011年增加143.11元,增长了92.4%,住院实际补偿比由当初的31%提高到现在的42%,补偿封顶提高到12万元。2012年1—10月份,累计补偿28167人次,其中住院补偿23920人,门诊补偿4247人。合计补偿金额4494.77万元,其中门诊补偿18.06万元,住院补偿4476.71万元,得到万元以上补偿461人。统筹市中区域内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77%,提前完成医改75%的目标要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使农民的就诊利用率大幅度提高,小病拖、大病扛的现象明显减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有所缓解。 运行机制逐步规范。市中区新农合各级经办机构认真履行职责,强化定点医疗机构医疗服务行为,确保新农合工作安全规范运行。实施了严格的基金监管机制和有效的费用控制机制。在市中区所有定点机构实行了总额预付制、信用等级管理、药品和耗材管理等系列措施,并在加强住院补偿网络实时监控审查的同时,率先与市电信公司合作推出“新农合移动稽核”业务,强化现场督导检查力度,同时加大结算材料审核力度,特别对发生大额医疗费用、补偿费用进行跟踪核查,对违反新农合政策、医疗诊疗服务规定等违规现象从严处理、限期整改,基金支付快速增长势头得到了有效遏制。通过定期不定期对各定点医疗机构开展督查,各定点医疗机构的服务行为得到进一步规范。 卫生服务能力明显增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开展,有效带动和促进了卫生事业的发展以及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近三年来,争取国家和省市医改资金9316万元,相继完成了越河、济阳和古槐街道社市中区卫生服务中心、安居和喻屯医院改扩建项目,3街道镇卫生院、102家村卫生室达到省级规范化标准,就诊环境得到了改善。8月份以来,又在市中区实施了农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对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人员、业务、药品、房屋、设备、财务和绩效考核等予以规范,加快推进以基层为重点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转型升级,目前已有98个村卫生室完成整合,并实施了新农合报销和基本药物制度。市中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功能定位更加明确,医务人员精神面貌大为改观,服务能力逐步增强,服务效率明显提高,群众反应比较好。
相关阅读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新闻 > 济宁新闻 > 市中区新农合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市中区新农合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时间:2012-12-10 20:11来源:未知 www.yunhepan.com
上一篇:韩庄镇全面做好道路硬化防冻工作
下一篇:李长胜指出:群众不满意的事就是党委政府明年工作的重点
济宁运河畔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来源于注明来“源于:运河畔或www.yunhepan.com”版权均属运河畔网所有,其他媒体可以转载,且需注明“来源运河畔网”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济宁运河畔,济宁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全网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