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凯在宿舍里学习。(朱磊 摄)
工作中的冯凯。(朱磊 摄)
冯凯今年35岁,是济宁运河宾馆宴会厅尚品部的一名厨师,微山县马坡镇冯庄村人。
在济宁餐饮界,冯凯也是个名人了。中餐特二级厨师,出版了《白马河》、《微山湖老嬷嬷炖鱼》两本书,与读者分享了自己的人生经历和洋溢着浓郁地方风情的各种特色菜。
2012年12月12日,记者来到济宁运河宾馆时,冯凯正在烹调间切姜末。随后,起锅、热油、爆香、翻炒,利落的刀法、精准的用料、娴熟地翻炒,5分钟后,一道散发着香味的热菜出锅。
揣着梦想的男孩
冯凯说,他家就在“梁祝故里”微山县马坡镇的一个不知名的小村庄——冯庄村。一条白马河从村东缓缓流过,给了他无尽的美好记忆和遐思。冯凯说,每每想起那条穿越童年的河流,他都觉得河水承载了自己很多美丽的希望和梦想。这个梦想不是挣钱,而是让他魂牵梦萦的文学。
“上学的时候我语文成绩挺好,喜欢写作文。别人写一篇作文可能需要一堂课、两堂课,我用20分钟就能完成。”冯凯自信地说。
1993年,冯凯初中毕业。这一年的夏天,他收到济宁第一职业中专的录取通知书。随后便来到该校就读机电专业。1994年,毕业后的他在济宁市一家小型钢厂实习。最终,他发现自己对这一行业根本不感兴趣。
“我学厨师的想法很简单,就是认为它能解决温饱问题……”冯凯坦言,在微山当地,很多村民认为,如果孩子上不了大学,学厨师算是一个很好的出路。
“树的方向由风决定,人的方向由自己决定。”冯凯说,没有方向的人生不精彩,自己已经选错一次了,不能再找不准人生的方向。
爱写文章的厨师
1994年底,他开始了自己的学厨生涯。
“做学徒的时候很苦,不但没工资,想学到技术还得花钱。”冯凯说,自己就是从最基础的“剥葱、砸蒜、压炉子、提碳”学起。一段时间后,便开始捉刀杀鱼杀鸡。
1997年,冯凯回到微山县老家,开始学习以鱼为主的微山湖菜。“做厨师,要有自己的拿手菜,就像作家写小说要有自己的独特风格一样……”冯凯告诉记者,微山湖菜是鲁南及苏北最有名的地方菜系,其食材全部来源于微山湖。微山湖菜不仅在济宁市、山东省有了较大影响,现在已走进北京、上海等大城市。
冯凯凭借自身的优势,将微山湖菜做的有声有色有滋味。
2000年,厨艺渐进的冯凯开始到微山县较有名气的酒店做厨师。“当时在酒店主要做配菜、切菜、打荷(包装)等工作。从前我只是个民间厨师,后来终于登上大雅之堂了!”冯凯对自己迎来厨师职业生涯中的新转机十分珍视,他更加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厨艺。
2002年,冯凯终于迎来了一个走出微山县闯荡的机会,经熟人介绍,他来到香港大厦做厨师。
“厨师需要了解各地的饮食文化,不断学习,扩充自己的视野,要对自己的厨艺不断创新。”冯凯说,创新是厨师的生存之道,只有创新才能真正拥有属于自己的成果。“香港大厦容纳了很多菜品、菜系的名厨,在那里,我才感到自己的眼光开阔了!”谈起在香港大厦的学习经历,冯凯言语之间充满浓浓的感激之情。
在融入城市的过程中,冯凯经历了生活的酸甜苦辣,但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