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伟介绍,原来,济鱼线北环段是鱼台县城的一条外环道路,而随着城市的扩张,城区面积不断扩大,北环段已变成鱼台城市内的主干道,道路周边办公楼、学校等建筑物林立。每天,过境车辆穿城而过,既加大城区交通压力,又影响居民生活。因此,鱼台将在道路北面选择新址,重新修一条济鱼线北环段。
2013年6月,联通济宁和鱼台的滨湖大道将竣工通车,鱼台正式纳入济宁半小时经济生活圈。任伟建议,随着城市规模不断扩大,拉开城市框架,科学合理布局路网,实现城市南北、东西贯通,建设城市高架桥,能有效解决城市拥堵问题。
市民建言:基础设施要加强管理制度很重要
李先生在济宁一家企业上班,工作地点离家比较远,每天下了公交车还要走上十几分钟才能到家。李先生觉得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公交车数量不够,公交车线路较少,公交覆盖范围有限,有些道路末端公交车并不能到达。对此李先生建议,增设价格相对便宜的短途公交或者“摆渡车”,形成如支脉毛细血管的全方位公交,以解决这“最后一公里”问题。另外,李先生还建议,人数众多的大型企业可以考虑在企业附近兴建宿舍,这样能减少企业员工往返奔波之苦。
谢先生说,他注意到城区个别路口处没有信号灯,南北方向和东西方向的车辆行人过马路时要抢着过,很容易造成拥堵和发生交通事故。“有的地方只有车辆信号灯,没有行人信号灯。懂交通法的行人可以看懂,但是不懂的人就很危险了。”谢先生建议加大交通信号基础设施的建设,包括红绿灯的建设和一些单行道、禁止转弯的标志,让百姓看得明明白白。谢先生还提到,有时候去大型商场娱乐区域消费时存在停车难的问题,有的车辆直接停在非机动车道了。“建议大型商场附近以及一些车辆集中的地方建设地下停车场。如果能充分利用地下停车场,那么就能减轻地上路面的交通压力。”谢先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