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创新体制机制 促进园区转型升级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持续加大对开发区建设发展力度,不断创新园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促进了全市开发区两次跨越发展。第一次跨越:2008年在全省率先对省级经济开发区实行"区镇合一"发展模式,实现了开发区与新型乡镇的融合发展,区内实行"特区模式、以块为主、自我运作、自我管理"运行机制,取得显著成效,2011年全市经济园区在全省的位次较2008年平均前移15个位次,其中兖州工业园进入全省十强。第二次跨越:今年6月出台24号文对省级开发区在预算管理、管理体制、分类考核、资金支持等方面予以扶持,将原"区镇合一"管理体制调整为"区辖镇"管理体制,明确了省级开发区的县级规格,副县级管委会主任全部配备到位,强力促进了开发区加快发展。今年1-11月份,新批进区项目751个、总投资1883亿元,分别增长6.4%和38.7%;固定资产投资975.7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23.3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76.3亿元,分别增长11.1%、33.6%和13.7%。
五、搭建服务平台 扩大市场消费需求 以出台实施市城区商贸规划为总抓手,按照"城中大商场、城郊大市场、城外大物流"的取向,重点规划建设太白路和金宇路"两大商贸经济带",运河商贸物流片区、高新区保税物流中心片区"两大商贸物流区"和煤炭、农产品、渔湖产品、花卉苗木、医药产品、二手车及汽车零部件等"六大商品交易及价格形成中心"。2010年市商务局组建以来,共改扩建城区农贸市场7处、4万平米,新建改造农家店2290个、新增经营面积18.3万平方米。在城区建成了肉品质量信息可追溯系统,构建起生猪屠宰监管、肉品质量信息追溯和举报投诉"三位一体"监管模式。在第二届鲁菜创新大赛中获得5项金奖、居全省第二位。2011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130亿元、增长17.3%,首次迈上千亿级大台阶;今年1-10月份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55亿元、增长14.9%,新增销售额过亿元的商贸企业14家、累计达到201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