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每天傍晚,大安镇山拖社区文化广场热闹非凡,秧歌队与健身操共舞,歌曲与戏曲联唱,读报与棋牌互补……在大安镇,像这样文体氛围浓厚的文化广场不止一处,这正是该镇文明创建取得成效的一个缩影。
在过去的一年里,该镇严格按照《2012年兖州市城兖州市文明建设与管理实施方案》和《2012年兖州市农村精神文明创建工程实施方案》文件要求,始终坚持把城兖州市文明建设与管理工作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有效载体,积极构建城乡一体文明,取得了显著成效。
文明创评进一步深入。构建了“乡村文明行动”组织网络,出台了《实施方案》,成立了由镇党委主要领导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乡村文明行动”领导小组,设立了“乡村文明行动”工作站,制定了相关制度和工作目标,为各村配备了指导员和档案资料,指导各村开展了丰富的主题活动。按照严格公开、实事求是的原则,顺利完成了省、兖州市、县三级文明村镇、文明单位的复查和申报工作,新申报省级文明村1个(西葛村);通过自查主动淘汰兖州市级文明村7个,新申报兖州市文明村和社区8个,创建比例进一步提高。组织开展了农户联创活动,顺利完成了10个村的联创任务,推荐中心户长100余人,列支较大资金为各村统一制作了高标准农户联创公约宣传牌、中心户长牌和中心户长胸卡,营造了浓厚的联创氛围。引导各村开展了文明示范村和文明示范户创评活动,并统一制作了高规格文明示范户门牌,顺利完成了23个文明示范村的年度创建任务,评选文明示范户1000余户,实现了创建标准和创建数量的“双提升”。
农村环境进一步优化。完善了整治方案和考核办法,实行了副镇级领导包管区、机关干部包村的包保机制,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职能部门协同抓、各村负责人具体抓的责任体系;通过召开座谈会、张贴标语、发放明白纸、出动宣传车等形式加大宣传,营造了良好社会氛围。按照全兖州市道路改造统一要求,确定了22个村庄的道路改造任务,总长约67公里,该镇在上级部门补贴资金基础上,按照主街道4万元/公里、小街道2万元/公里的标准再予以补贴,其余资金由村委自行筹资,该项工作于9月26日起陆续开工,截止11月28日全部完成硬化任务,新硬化道路总长67公里,其中主街道15.621公里,小街巷50.984公里。对垃圾实行兖州市场化运作和“户收、村集、镇处理”的处理机制,成立了覆盖各村的210人保洁员队伍,配置使用环卫车136辆、垃圾箱730个,建成下沉式垃圾池112个,配备垃圾运载车4辆,公共厕所和主要路道实行全天候保洁,清扫处理率达100%。设立了2个环境整治和道路建设督查组,实行交叉督查、交叉评比,并与村级年度考核相挂钩;设立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基础设施配套专项奖励基金,对完成任务好的村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给予相应的奖励,激发了环境整治的积极性。
志愿活动进一步丰富。今年4月份筹备成立了志愿者协会大安镇分会,并组建了志愿者服务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团委办公室,具体负责辖区志愿者服务活动的队伍管理、组织协调和日常工作指导,并制定活动计划、实施方案和保障措施。利用政府网站、宣传栏、电子屏等形式宣传志愿服务活动的重要意义,对机关干部进行发动和引导,提高参与志愿活动的积极性。开通了官方微博、QQ群,志愿者服务实现网络互动、即时交流、无缝对接,共发布信息400余条,志愿服务平台建设实现了新的提升。整合镇青年志愿者、巾帼志愿者等志愿者队伍,动员广大农民群众、镇村机关干部积极参加志愿者服务活动。围绕创建省级园林城兖州市、城乡环境整治、“牵手关爱”等主题实践系列活动,二季度在开发区三角绿地开展了以“护绿保洁、创园林城兖州市、建美好家园”为主题的志愿者服务活动;三季度开展了服务三夏生产、服务三秋生产、关爱孤困留守儿童等志愿活动。积极参与兖州市志愿者协会组织的集体活动,先后组织志愿者参加了义务交通疏导、冬日献爱心等重要活动。指导山拖社区成立了近200人的社区志愿者协会,下设社区服务、文化服务、帮扶救助等志愿者队伍,开展了义务服务、帮扶助困等活动,推动了我镇志愿活动的进一步开展。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