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坚持同步推进,提升了城乡建设水平。编制了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一批专项规划,实施了总投资35亿元的46项城建重点工程,泗河兴隆大桥建成通车,新人民医院、社会福利中心基本完工,体育中心、九州大桥等工程进展顺利。完成红花西街等片区26.2万平方米房屋征收,旧关、琉璃厂等安置社区基本建成,奎星苑安置社区1100户居民回迁新居。为3.2万户煤气用户免费置换了天然气,新建改造息马地等4处农贸兖州市场,建设保障性住房1180套。深入开展园林城兖州市创建,新建13处公共绿地和绿荫停车场,新增城兖州市绿化面积59万平方米,城兖州市绿化覆盖率提高4个百分点。切实加强镇村建设,启动建设农村社区楼房74栋、压煤搬迁安置楼房144栋,6600户农村居民搬入新楼房;改造建设了30.5公里农村公路,建成漕河桥;涉及222个村625公里的村内道路硬化工程顺利通过济宁兖州市验收,三年任务一年完;大安镇被省政府确定为“全省百镇建设示范镇”。持续加大城乡环境整治力度,城乡环境面貌明显改观,顺利通过“省级卫生城”复审。
(四)高度关注民生,增进了社会和谐稳定。在财力异常紧张的情况下,投入5.1亿元按时兑现了为民十件实事。全兖州市新增就业再就业1470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以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08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496元,分别增长15.6%、16.6%。提高了城乡低保救助、农村五保供养、新农合政府补助标准和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社会保险扩面7800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受到国务院表彰。在391所村卫生室推行了基本药物制度,设立了1000万元大病救助专项资金,被确定为“全国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试点单位”。改造建设了残疾人康复中心,为1000多名残疾人配发了专用辅助器具。免除了学前教育学费,在全省率先实现15年免费教育;新建改造25处中小学和9处公办幼儿园,增加校舍面积13万平方米;新增助学公交线路9条、车辆32台。建成7处镇级文体中心、116处农民健身场所。文化体制改革扎实推进,文化惠民工程深入实施。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工商、物价和质量技术、食品药品监管力度加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及时有效,治安防控和应急管理体系不断健全,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被评为“全省安全生产工作先进兖州市”。优抚安置、国防教育、民兵预备役和人防民防工作取得新进展。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外事侨务、对台、民族宗教、住房公积金、统计等工作取得新成绩。地震、气象、档案、史志、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等事业加快发展。
(五)加强自身建设,提高了行政服务效能。注重学习调研,完善民主决策机制,政府工作科学化水平不断提升。大力精简会议文件,严格落实领导干部联系包保制度,带头现场推进抓落实。认真接听兖州市长公开电话和政风行风热线,畅通了民意沟通渠道,群众满意度进一步提高。主动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办复人大代表建议57件、政协委员提案91件。“行政程序年”和“六五”普法活动深入开展,依法行政水平不断提高。行政审批效能得到提升,政府信息公开规范到位,行政问责、效能监察和审计监督力度不断加大,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持续增强。
各位代表!回首2012,征程充满艰辛,成绩来之不易。这是上级党委、政府和兖州市委正确领导、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兖州市人大、兖州市政协有效监督、鼎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兖州市人民团结实干、拼搏奉献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兖州市人民政府,向全兖州市广大干部群众,向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各人民团体、社会各界人士,向全兖州市政法干警、驻兖部队官兵,向来兖州创业发展的投资者、建设者和外国专家,向所有关心支持兖州现代化建设的海内外朋友,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