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完善政策机制,最大限度地激发各类人才创造活力。积极引进海内外领军科研型人才、领头创业型人才和领办项目型人才,培养更多技能型、实用型人才。实施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办好北大EMBA兖州研修班,有计划地选派优秀青年企业家到国外深造,全面提高创业能力。
(七)改善生态环境,打造美丽兖州。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努力建设天蓝、气洁、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深化节能减排。强化源头管控,严格执行新上项目能评、环评和“三同时”制度。切实抓好37家重点用能企业监管,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积极推进建筑节能和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认真执行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强化工程减排、结构减排、管理减排,确保完成年度减排任务。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培育一批循环经济示范企业。
重抓环境保护。巩固完善“治用保”水污染防治体系,继续提升兖州市级污水处理厂运行能力,建设镇级污水处理厂和社区污水处理站,实施城区河道雨污分流,确保出境断面稳定达标排放。坚持违法排污“零容忍”机制,严厉打击偷排偷放、超标排污等违法行为,坚决取缔土小污染企业。充分发挥舆论和社会监督作用,组建民间环保舆情监督队伍,开辟舆情专栏,下大气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问题。继续推进工业企业退城进区,持续开展工业异味、建筑扬尘等整治行动,促进空气质量稳定好转。
加强生态建设。严格水资源管理,大力实施中水回用工程,积极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继续推进采煤塌陷地生态治理,坚决遏制非法采砂行为。搞好大安河上游及洸府河、杨家河等流域综合治理,着力打造沿河生态带。实施大地增绿工程,提升村庄绿化、绿色通道、农田林网建设水平。积极开展生态创建活动,创建一批省级、国家级生态镇村。
(八)繁荣发展文化,倡导社会文明。文化是人民群众的精神家园,要充分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不断增强文化软实力。
推动文化事业大繁荣。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完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镇街文化站、社区文化中心和村文化大院建设,继续开展送戏下乡和农村公益电影放映活动,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鼓励支持文艺创作,推出一批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精品。继续推进文化遗产知识宣传普及试点工程,积极开展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
促进文化产业大发展。完善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体育、信息等产业融合发展,积极发展文化创意、数字出版、动漫游戏等新型文化业态。拓展大众文化消费兖州市场,发展文艺演出、古玩书画、艺术培训、广播影视等行业,培育新的文化消费增长点。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