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司马镇充分发挥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等老同志退休不退志、为党分忧、为民服务的积极性,支持鼓励他们用“爱心与热忱”践行自己的社会责任,有力地推进了新农村建设的开展。
“道德评议”解“疙瘩”。 前些年,司马镇张庄村的村干部一提起村里的琐事就头疼。两年前,村里一批德高望重的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自发组成了“村民道德评议会”,遇上解不开的疙瘩,众人七嘴八舌,邻里纠纷、家长里短,许多大事小情都需要“三老”出面评理协调,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村民关系和睦了,人心也齐了,就在今年,该村还被评为了市级文明村。据了解,在司马镇像张庄村这样拥有“三老村民道德评议会”的共计38个村。
文明创建强村务。在精神文明创建过程中,各村“三老”积极发挥余热,参与村级事务管理,除自发成立“村民道德评议会”外还组织村民成立“乡村邻里互助会”、协助成立“村级文艺队”等,有效助推了基层精神文明创建工作。
新农村建设当“顾问”。此外,“三老”还是该镇各村新农村建设的“资深顾问”,村两委班子定期召开“三老”人员座谈会,向他们通报近期镇、村两级主要工作,并鼓励大家提建议,献良策,同时监督村“两委班子”的重大决策,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稳定健康发展;部分村支部还将思想政治素质强,有一定政策水平的“三老”人员组织起来,参与各类政策的宣讲活动,引导他们把政治优势和社会情感优势转化为群众工作优势,有效推动全镇各项工作深入开展。(曹玉慧 朱林)
莫鑫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