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城区水系治理与水景观打造。实施防洪除涝工程,整治兴济河、工商河等城区河道,推进凤凰山分洪工程、绣江河上游段等生态防洪工程。实施景观提升工程,治理玉绣河、广场东沟,开挖中泺河、北湖,连通小清河与华山湖,延伸泉水旅游景观带,加强水体保护,实施河道景观建设,实现广场东沟、广场西沟、腊山河、兴济河等城区主要河道四季不断流,沿河两岸因地制宜建设多处亲水园林广场和休闲公园。
推进黄河干流廊道与泉群生态系统保护。将黄河干流济南段划定为水生态保护区,清除行洪障碍,适当恢复河滩地原有的湿地生境,维护天然生态系统。推进黄河干流廊道与泉群生态系统保护。将黄河干流济南段划定为水生态保护区,建设城区四大泉群、历城区白泉泉群、章丘市百脉泉群和平阴县洪范池泉群泉水生态功能保护区,科学划定72名泉泉水出露区保护范围,设立泉池保护区域,加强市区其他泉群的保护和修复,严格限制开采白泉泉群地下水。
实施沿河滩区湿地修复工程。采取有效的途径对沿黄河及小清河的平阴玫瑰湖、济西湿地、鹊山龙湖、北湖湿地、华山湖和小李家湿地的生境、生物和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进行重点修复,建成国家级湿地公园。推进北部平原农业水网系统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治理徒骇河、德惠新河干流及大寺河、商中河等骨干支流。做好邢家渡等4个灌区农田防护带建设。防治面源污染,治理改造涝洼地,改善区域生态面貌。
建设集约供用水体系
济南市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时期,还将优化产业结构布局。统筹使用黄河水、长江水、地表水、地下水和非常规水,保障生活、生产、生态用水,实施多水源多用户的联合调度和优化配置。开展分质供水,实现优水优用。以引黄工程、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当地水资源供水工程等为依托,完善水资源调配措施。加快南水北调济南段配套工程、济西水源地、东湖水库等建设,构筑互联互通、相互调节、相互补充的水网工程体系,形成“六横连八纵、一环绕泉城”的骨干水网构架。
同时,将推进水源地保护与城乡饮用水安全提升工程建设。实施泉水直饮工程,满足群众饮用优质泉水的要求。实施东部新城和西客站片区管网水质达标工程,实现管网示范区水质达到饮用水“新国标”要求。加快节水工程技术体系建设,实施渠道防渗、低压管灌溉、喷灌、微灌等节水技术,加快工业企业节水改造,加强用水大户节水减排监管。加快工业企业节水改造,加强用水大户节水减排监管。对节约用水工业企业进行奖罚。推广公共用水的雨水利用,严格高耗水、高用水等行业项目论证,加强监管。
还将开展节水型单元载体创建活动。促进非常规水资源开发利用。完善旧城区现有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系统。在东部新城、西部长清片区、仲宫镇等污水管网尚未覆盖区域建设污水处理厂,配套建设污水收集管网系统,提高污水处理回用率。对工业、洗车、市政环卫、城市绿化和水环境用水等有条件使用再生水的规定使用比例,达不到使用比例而使用新水的,对其实行“惩罚性”水价。在学校、企业等公共场建设雨洪水收集利用系统,收集雨水用于再利用。以济南钢铁总公司等用水大户为依托,促进矿井水资源化利用,减采岩溶水资源量。
再次,将加大工业废水治理和工业水资源循环利用力度。建设东部城区污水处理厂、光大水务三厂(二期)、西区污水处理厂(二期)、光大水务四厂、济阳美洁污水处理厂(二期)、商河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和章丘市第二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工程。加强农村面源污染综合防治。推广和发展资源节约型农业产业。建设乡镇污水处理厂(站)和配套收集管网。推广畜禽生态养殖技术,实施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工程。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