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去年以来,兖州市以实施小麦、玉米一年两作区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项目为契机,着力加强农机农艺融合,提升现代农业装备技术水平,积极培育发展兖州市场主体,强化公共服务,落实惠农政策,推广农机科技,推进全兖州市粮食生产实现“十连增”,为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农机农艺融合的长效机制
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农民对农机作业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农业生产对农机应用的依赖越来越明显。多年的实践表明,农机农艺融合,相互适应,相互促进,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基于这样的考虑,我们确立了加强农机农艺融合,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工作思路。为建立农机农艺融合的长效机制,我们成立了由分管副兖州市长任组长,农机、农业、林业、畜牧、水利、财政等部门和有关农机企业负责人任成员的农机农艺融合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加强部门间的协调配合,监督检查有关项目实施情况和工作进度等。同时,我们还成立了由农机、农业专家及农机生产企业技术人员组成的技术指导小组,从产品研发、田间试验、产品定型生产、推广使用、机手技术培训、作业技术跟踪指导到最终作业效果监测,实行全程一体化的工作机制。如山东大华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第二代保护性耕作小麦免耕施肥播种机就是在这种工作机制下研发生产的。
二、加大政策扶持,引导发展农业生产急需的农机装备
我们充分发挥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杠杆作用,积极推广农业生产急需的关键环节农机装备。2012年,落实农机购置补贴资金近800万元,推广各类新型机械1100多台,补贴机具种类涵盖动力机械、保护性耕作机械、畜牧机械、设施农业机械、经济作物机械等。保护性耕作机械的性能和制造质量,直接影响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实施效果和成败。我们通过认真考察和调研,从中选取了适合兖州市实际情况的机械。小麦玉米两用免耕施肥播种机以大华、凯兴、华硕、宇通公司生产的为主推机型;机械深松整地机械以大华、凯兴、华硕、宇通、国泰公司生产的为主推机型;玉米精量穴播机以大华公司生产的为主推机型。同时与农业部门、生产厂家制定出了相应的技术操作规范。农机装备的选型与推广,为兖州市加强农机农艺融合提供了坚实的装备支撑。
三、加强示范推广,建设农机农艺融合示范基地
我们以实施山东省小麦玉米保护性耕作项目为契机,大力推广玉米夏直播技术,在兴隆后樊、大安谭村、漕河西曹、新驿何村建立了四个项目示范点,加快推广小麦机收、秸秆还田、玉米夏直播及玉米机收保护性耕作一条龙作业模式,积极推进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四个项目核心示范区实现小麦玉米免耕播种面积1万亩,辐射带动13.5万亩,该项目已通过省级验收。2012年全兖州市玉米种植面积44万亩,其中夏直播面积达到40万亩,全兖州市玉米喜获丰收,亩产达1300多斤。在抓好保护性耕作项目的基础上,我们联合兖州市农业局实施了2万亩小麦高产创建农机化示范项目;在新兖镇东张庄实施了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全程机械化种植项目,在加快全程机械化的基础上实现了节水灌溉、高效植保。在此基础上,我们坚持因地制宜、以点带面的原则,结合各镇街的种植模式,先后建立了以大安镇、漕河镇、小孟镇为核心的小麦宽幅宽苗带精播机械化示范区;以新驿镇、大安镇、兴隆庄镇和漕河镇为核心的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示范区;以新兖镇为核心的土地规模经营保护性耕作高产高效全程机械化生产示范区;以小孟镇为核心的花生机械化生产示范区;以漕河镇为核心的大蒜机械化生产示范区;以大安镇、漕河镇、兴隆庄镇为核心的山药、马铃薯机械化生产示范区;以颜店镇为核心的林木机械化生产示范区和以兴隆庄镇为核心的设施农业示范区等八大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