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革命烈士不惜生命浴血奋战,为祖国打江山。如今,老百姓日子越过越好,万家团圆的春节,俺也要为他们站好这班岗。”2月11日,大年初二,山东邹城烈士陵园62岁的守墓人李登基,一早就提着水桶来到墓园,用毛巾一一擦拭掉1130个墓碑上的尘土。
除了水桶,老李手里还有一盆自己种的鲜花,他告诉记者,现在讲究移风易俗,虽然自己老了,但思想并不落伍。在他的带领和引导下,祭拜烈士的群众已经没人再烧纸钱了,取而代之的是满眼的鲜花。“别人看我种的盆花不孬,保存的时间长,所以也都渐渐地把捧花换成了盆花,我每天负责给花浇水,现在陵园里一年四季都能看到鲜花。”
每天坚守24小时,巡视164亩烈士陵园的各个角落,清扫烈士墓区内的杂草,浇灌花草树木,排查山火隐患……这些细碎事,在老李这个工作了20多年的老守墓人看来,其实并不一般。陵园里的一千多个墓碑就像是一千多面旗帜,彰显了一种永不过时的民族精神和气节。
天已过晌,老李拿刷子按了两下贴在纪念碑底座上的大红福字,点上一炷香,端上一碗热腾腾的水饺,倒上一杯白酒,嘴里念念有词,“还没有回家的先烈们,俺陪你们一块过年,请您喝点酒,吃顿水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