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一度的春节黄金周,一直以来都是餐饮业的销售旺季。今年,随着刮起“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精神之风,餐饮业也迎来新风尚。和家人、朋友一起外出吃饭时,不少市民学会了精打细算,不再为了讲排场而盲目选择高价位的“套餐”,而是根据实际用餐人数理性点餐;不再为了面子而选择“贵气菜”,而是更
青睐实惠好吃的大众菜。
市民精打细算“点餐”更便宜
记者发现,每逢春节假期,很多市民都喜欢和亲戚、朋友在饭店里聚会,而一些市民则“吃”出了不少经验,总结了不少的节俭小方法、点菜小窍门。“自己照着菜谱‘点菜’比直接选择饭店的‘套餐’更实惠、便宜,”市民李先生告诉记者,这个春节长假,他和家人、朋友在饭店里聚了四次。以前为了图省事,他直接选择饭店服务员推荐的标准“套餐”,但今年春节,他都是选择自己“点菜”。李先生说:“大年初二,我们全家10个人聚餐。大家就商量好,一人点一个自己喜欢吃的菜,这样10个菜再加上一份汤、面食,足够10个人吃了。大家吃得好,又没有剩菜,一点也不浪费。”
市民张女士说:“和家里人吃饭,没必要为了讲排场、讲面子,点上满满一大桌菜。与其吃不完,打包回家吃剩菜,还不如就少点些菜,不必再回家吃剩菜了。就像前天,我们全家吃饭,刚开始人没来齐,菜少点了一些。人到齐了,菜不够吃了,又多点了几个菜。”
贵气菜卖得少 饭店利润率降了
“老板,买单……老板,我们这里点菜……”中午1点多,城区某家中档饭店老板陈经理忙得不亦乐乎。这个春节期间,饭店营业额突破1万7千元,比去年春节同期足足高出了7千元,但陈经理并不满意。“忙是忙,营业额也增加了,可挣到手里的钱却少了,饭店利润降了不少。”陈经理解释,春节期间,肉、菜的价格普遍偏高,即使和菜贩熟识,也不可能以很低的价格买到菜。除了菜价猛涨之外,人力成本翻倍,也令饭店叫苦不迭。陈经理坦言,如果不开出三倍、两倍的工资,根本留不住人。很多服务员宁愿回家过年,也不愿留在饭店加班。
实际上,造成饭店营业额增加利润率降低,除了菜价、人力成本猛涨外等因素外,主因就是贵气菜卖得少,而一些好吃不贵的经典大众菜却颇受市民追捧。陈经理说:“就拿桂鱼来说吧,去年春节卖的特别好,很多人图吉祥,点菜先点上一条桂鱼。今年,桂鱼卖的太少了。这样的菜,卖价高,利润自然也高些。高价菜卖得少,直接降低了饭店整体利润率。”济宁道和顺大酒店王经理介绍,从总体上来看,50元至100元价格区间的中档菜,最受顾客欢迎。另外,饭店特色菜、老济宁传统菜等大众菜,也卖得非常好。
提倡剩菜打包 泔水量锐减1/3
高档菜、贵气菜遇冷,中档菜、大众菜火爆……为了迎合市民餐饮消费新风尚、新特点,饭店也推出一系列贴心服务。缩减套餐的数量和分量,降低套餐价格,让利于民;调整菜品种类和价格,推出适合大众消费的新菜品;提醒顾客合理点菜,提倡剩菜打包。
为了杜绝舌尖上的浪费,响应“光盘”行动,饭店服务员主动提醒顾客厉行节约,将剩菜打包回家。山东菜馆张经理介绍,铺张浪费的情况少了,而这最明显的表现就是饭店泔水量锐减。“和往年相比,这一天的泔水量大概就少了1/3,把剩菜打包回家,节约了不少。”张经理说,春节期间家宴较多,大部分顾客愿意将剩菜打包回家。实际上,不管是商务宴还是家宴,他们都提倡顾客合理点菜,剩菜打包。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