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妈妈”是一个多么亲切的称呼;“母爱”是多么伟大而又温暖的情感。而在兖州有数以百计的“爱心妈妈”,她们把这份爱无私地献给了孤困留守儿童们。从此,他们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没有血缘,却情同“母子(女)”。
城里的“爱心妈妈”,又多了一份牵挂
7月18日,兴隆庄镇的小昊冉家格外热闹,兖州市人社局的“爱心妈妈”们为他送去了书包、图书和新衣服。小昊冉今年不满五岁,有一个姐姐,1岁时父亲就出车祸去世,母亲用柔弱的肩膀扛起了家庭的重担。看到“爱心妈妈”们围着小昊冉亲切地嘘寒问暖,邻居们纷纷称赞:“能有这些‘妈妈’们照顾,昊冉真有福气”。
与图书馆“爱心妈妈”结对的是漕河镇的小成志。10岁的小成志从小因四肢弯曲不能伸展的疾病被亲生父母遗弃,被一位老人发现并收养,老人靠着自己微薄的收入跑遍各大医院为孩子治疗,使得孩子终于摆脱了病痛的梦魇。祖孙二人的坚持和执着让“爱心妈妈”们感动不已。当从小到大从来没有见过妈妈的小成志,羞涩的喊出“妈妈”这两个字时,在场的每一个人无不为之动容。
“孩子有没有做完暑假作业?”“孩子可不能中暑!”“下雨了走路可要小心!”多了个孩子,就意味着多了一份责任。这个夏天,因为这些可爱的孩子们,“爱心妈妈”更添了一份牵挂。
“爱心妈妈”团队很活跃
今年五月份,在兖州市妇联的大力号召下,一场声势浩大的“爱心妈妈”巾帼志愿者招募活动在兖州蓬勃开展起来,各镇街、各部门、各单位以及社会各界的爱心人士纷纷踊跃报名。截至目前,全兖州市共招募“爱心妈妈”巾帼志愿者165名。她们从事不同的职业,有医生、有教师、有职员……她们来自不同的部门,教育、卫生、国税、财政、住建、林业、公安、司法……但对于孤困留守儿童而言,她们都有着一个共同的名字:“爱心妈妈”。“爱心妈妈”张凤华一次就拿出两万元救助了孤困留守儿童33名;“爱心妈妈”姜海鹏与18名孤困留守儿童结成帮扶对子,为他们带去助学金9000元;兖州市卫生局首批就有21名“爱心妈妈”与新驿镇孤困留守儿童结成帮扶对子。活动开展仅四个月,“爱心妈妈”们的足迹已经遍布兖州每一个镇街,167名孤困留守儿童拥有了自己的新妈妈,并将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
孩子们的脸上绽放出笑容
一张照片上,兖州市英华制衣的张凤华董事长在33个孩子的簇拥下,脸上绽放着幸福而又自豪的笑容,孩子们也都对着镜头快乐的喊着“茄子”。在张妈妈的带领下,孩子们穿戴着张妈妈买的新衣服和新帽子,参观了博物馆,游览了农高园,既领略了家乡悠久的历史文化,又与大自然进行了一次亲密接触。对于这些平日里极少走出家门的农村孩子们,这无疑是孩童记忆里一次难忘的经历。检察官“爱心妈妈”们与结对的孩子们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智力游戏,有安全知识竞答,有猜字谜游戏,孩子们欢快的与妈妈们互动着,在孩子们天真烂漫的笑脸上,我们看到了他们对“爱心妈妈”由衷的喜爱和发自内心的温暖。“爱心妈妈”们不计得失,用自己的爱心,精心呵护着每一个孩子,在为孩子们送去物质温暖的同时,更走进了孩子们情感的世界,与孩子们一起战胜孤独和无助。
结对不是终点,而是起点
一位卫生系统的“爱心妈妈”在得知结对的孩子因家庭贫困连电话都没有能力安装时说:“我要为孩子买部手机,方便以后联系”。在“爱心妈妈”活动中,每一对结对的妈妈与孩子都拥有一张写有对方联络方式的爱心结对卡,虽然只是一张小小的卡片,却为妈妈与孩子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许多“爱心妈妈”在结对后都和孩子保持着亲密的联系,她们表示要陪伴孩子一起走进大学的殿堂。结对不是终点,而是“爱心妈妈”与孩子情感的起点。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