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济宁高新区2012年“民生账本”,率先提升民生的执政为民理念清晰可见:既定的“20大民生项目”和“10件实事”全部完成,金色嘉苑社区一期78栋住宅楼上房入住、距校两公里以上的小学生校车接送实现全覆盖、实行从学前到高中15年免费教育等一系列提升民生新举措逐一落实到位。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如何更好地普惠民生,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济宁高新区长期坚守的奋斗目标和不懈追求。一直以来,他们始终将民生事业作为核心工作,紧扣群众最关心关注的社会保障、就业、教育、住房、医疗、环境等问题,连年布局实施一批民生项目和年度为民10件实事工程,城乡居民的自信心自豪感、满意度幸福感、和谐度安全感明显增强。在2012年在全市科学发展综合考核群众满意度电话随机调查中列全市第一名。
今年,济宁高新区将坚持把惠民生增和谐作为最大责任,努力办好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好事实事,年内集中抓好90亿23个民生项目,不断提高群众幸福指数。着眼于住有宜居,启动建设4个新型农村社区,完成数百套保障性住房建设任务。着眼于学有优教,优化教育资源布局,建成孔子国际学校,建设8所中小学和幼儿园,通过委托管理、引进名校,提高教育水平,打造名校集群。着眼于病有良医,加快建设人民医院高新区分院,提升柳行、黄屯、王因3处街道医院医疗服务水平,完善“先看病后付费”诊疗服务模式,完善城镇基本医疗保险、新农合制度,实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为社区家庭配备保健医生。着眼于老有颐养,加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建设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每个街道建设一处养老院,完善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社会养老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着眼于困有多助,完善城乡低保和五保标准自然增长机制,提高困难和弱势群体的保障水平。着眼于行有便捷,增加公交线路,优化公交站点,增加免费单车服务点,方便市民出行。着眼于治以法尊,创新社会管理,维护公平正义,让每个市民都能享受到同等的公共服务。
济宁高新区还将深入实施“小街道、大社区”体制,大力推动4个街道办事处职能转型,进一步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会工作重心下移,使街道更好地承担起民生事业发展、社区建设管理、环境卫生整治、社会稳定和服务项目落地的责任。同时,围绕打造平安和谐、幸福宜居社区,深入开展以消防管理、车辆管理、危险品管理、流动人口管理、网络管理、物业管理为主要内容的“社区六进”工作,推进各项公共管理服务和民生警务工作向社区延伸,实现社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平安和谐、群众满意的目标;围绕繁荣社区文化,进一步加强文化阵地建设,培育社区文体辅导员队伍、组建社区文化团队,开展群众参与性文体活动,倡导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提高社区文明程度和居民文化素养。(通讯员 李辉)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