兖州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大安镇党委书记、人大主席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一年,也是实现镇区创新发展、跨越赶超的重要一年。开发区(大安镇)将以深入开展“解放思想跨越发展大讨论”活动为转折点和新起点,完善新思路,确立大目标,采取硬举措,努力争赶超,全力推动镇区经济社会实现新跨越。
一、解放思想,高点定位争一流。为了在各地竞相发展大潮中争主动、上台阶、抢空间、创一流,结合镇区实际和发展大势,进一步提升标杆境界,确立跨越发展新目标,即围绕“打造千亿园区,争创国家级开发区和百强示范镇”这一目标,实施工业化和城镇化双轮驱动,坚持“工业立区、项目强区、产业兴区”和“工业强镇、宜居美镇、和谐兴镇”的发展定位,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努力拼搏、扎实苦干,确保全年两税地方收入增长21%、达到27534万元,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达到288420万元,实际利用外资5400万美元,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家、限额以上服务业企业4家,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5%,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全面完成年度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目标任务,综合实力在济宁兖州市和全省进位次,努力打造产业突出、功能完备、管理高效、平安和谐的现代化工业园区和新型示范镇。
二、突出重点,强力推进促跨越。一是立足深化大招商大力度开展择商选资。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壮大园区经济、牵动镇域发展的首要任务,准确把握择商选资方向,突出“高端化、终端化、链条化”,瞄准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采取“引资、引技、引智”相结合的模式,重点招引基地型、龙头型、战略型项目,力争在对接引进世界500强、大型央企、知名民企和行业龙头企业上实现新突破,确保年内新签约投资过50亿元项目1个、过20亿元项目2个、过10亿元项目3个以上。二是立足突破大项目高效率推进重点项目。坚持以大项目建设为引领,凝心聚力抓项目,一门心思抓发展,全力抓好总投资260亿元的39个过亿元重点项目,再创项目建设新亮点。对总投资75亿元的天成万丰精细化工产业园、总投资60亿元的兖州现代国际物流商贸城和总投资60亿元的兖州医药产业园三个重大产业项目,靠上服务、现场办公,年底前完成部分基础设施的建设。对齐鲁工装大型锻件生产线、华航电子产业园、顺驰镁铝合金车轮、联诚数字化车间、翔宇双浴浸胶生产线等12个在建项目,争分夺秒,加快建设,力促早投产、早见效。对新建项目做好前期工作,力争早落地、早建设,确保天成万丰精细化工产业园、经典重工二期、百盛生物产业化、大丰机械收割机配套件、希凯服饰纺织检品中心、翔宇工业切片及纺丝生产、开发区创新大厦、开发区职工社区服务中等23个项目,上半年陆续开工建设;兖州现代国际物流商贸城、兖州医药产业园、三泰流体高分子软管、长江机械精密切纸机扩产等4个项目,下半年开工建设,确保每季度有2个以上的项目参加全兖州市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力争全年新增项目建设投资突破100亿元。三是立足培植大产业高效益培植骨干企业。继续坚持“强方阵、育品牌、增效益”和“动态管理、梯次跟进”的企业培育机制,通过引进和实施单体项目、配套项目或技改项目,加快培育和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确保全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30%、达到113亿元。以深化“三创工程”为抓手,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对装备制造、食品加工、农业机械等传统优势产业,不断优化生产经营要素配置,进一步加快产品改造和转型升级步伐,确保齐鲁特钢、翔宇化纤2家企业销售收入过100亿元,联诚集团过30亿元,益海嘉里、环宇车轮2家企业过20亿元,白象食品、百盛生物科技2家企业过10亿元,全年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突破400亿元。深入实施品牌战略,进一步发挥和放大现有国家级、省级驰名商标的品牌效应,积极培育锋剑、DY(迪一电子)等一批实力型商标,力争年内新增2个省级品牌、1个国家级品牌,支持联诚集团、育达医疗、华航电子尽快上兖州市。四是立足做优大平台全方位建设示范强镇。以全省百强示范镇建设为契机,树立“镇当城建”的理念,高起点规划建设中心镇,着力打造“幸福大安、富强大安、美丽大安”。进一步加大水、电、汽、暖、路等配套设施建设投入,完善提升农村自来水管网,加快推进25个村的农网改造、产业园区内高压线路架设和社区内供电配套工程。大力实施农田水利建设工程和1.5万亩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积极实施国家农技推广、测土施肥和小麦良种补贴项目,建好农技推广区域站,争取成功申报济宁兖州市农业龙头企业1个,新建农民专业合作社2—3个。启动中心幼儿园改扩建工程,加快推进安邱府社区小学建设,协调推进兖州市社会福利综合服务中心工程,改造群众服务大厅,提升服务功能。新增企业养老保险扩面3050人,新增服务业从业人数450人,新增就业再就业900人,计划生育合法生育率达到98%以上。结合国家级生态镇和省级生态园区创建,下气力抓好镇村美化、绿化、亮化工程,全力打造10个精品亮点村。对已实施的社区新村,加快搬新、拆旧、复垦步伐,年内确保12个村完成整村搬迁拆旧复垦,上房2000户以上,完成拆旧复垦2000亩以上。高标准配套提升社区热力、天然气、文体娱乐、物业管理等公共设施,适时启动开发区规划区内村庄搬迁建设工作,倾力打造现代化精品社区,推进城乡一体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