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济宁3月13日电 日前,记者从济宁市旅游局获悉,2012年,济宁市旅游产业实现历史性飞跃,全市旅游总收入突破300亿元大关,达到342.18亿元。2012年,全市旅游业各项主要指标再创新高,全年接待国内游客4201.01万人次,入境旅游者37.36万人次,分别增长16.12%和9.82%;实现旅游总收入342.18亿元,增长19.52%,旅游总收入相当于全市GDP的10.7%。旅游相关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和提升,“孔孟之乡、运河之都、文化济宁”旅游品牌成功确立,“尼山圣境”项目启动建设,文化旅游产业体系进一步完善,“文化济宁”大格局基本形成。
“孔孟之乡、运河之都、文化济宁”旅游品牌成功确立,产生积极反响。济宁市城市品牌形象定位为“孔孟之乡、运河之都、文化济宁”并获广泛认同。济宁市委宣传部、市旅游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做好济宁市城市品牌形象宣传工作的通知》,济宁市旅游局通过多种渠道强力推介“孔孟之乡、运河之都、文化济宁”品牌形象口号,赴江苏、河南、安徽等省份重点城市和京沪高铁沿线城市,举办了“孔孟之乡、运河之都、文化济宁旅游合作对接会”,“文化济宁”展台获2012中国国内旅游交易会最佳特装布展奖,同时还利用5.19中国旅游日等节庆活动有效提升了城市品牌形象。
“尼山圣境”项目启动建设,打造起文旅融合新标杆。2012年5月21日,山东省重大文化旅游产业项目——曲阜“尼山圣境”项目开工建设,省委副书记、省长姜大明出席开工典礼并宣布项目奠基开工。该项目占地35.76平方公里,总投资100亿元,分为三期工程建设。目前,已启动一期工程建设,完成投资4.8亿元。尼山圣境项目是济宁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工程,是山东省文化含量高、规划质量好、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的地标式文化旅游项目,成为山东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新标杆。
《菩提东行》成功首演,引起广泛关注。2012年9月21日晚上,大型佛文化主题演出《菩提东行》在兖州市兴隆文化园成功首演,取得了积极效应,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菩提东行》由中国山水实景演出创始人梅帅元及其团队,依据2008年兖州兴隆塔地宫出土的安葬舍利纪事碑内容而创作,国内首次采用的室外九度倾斜舞台、双巨幅LED屏、3D舞台所带来的震撼和高科技声光电形成的视觉冲击,将演出不断推向高潮。《菩提东行》是济宁市从“卖资源”到“卖文化”这一发展思路的积极践行,唱响了调整产业结构、推动文化产业大繁荣的时代主旋律。
旅游创建成效显著,产业体系进一步完善。2012年全市旅游创建工作成绩喜人,旅游产业素质全面提高。2012年4月15日,济宁市人民政府出台《关于加快乡村旅游发展的意见》,乡村旅游加快发展,全市新增6个省级旅游强乡镇,9个省级旅游特色村, 6个省工农业旅游示范点,18处省好客人家农家乐。微山湖旅游区被批准为省级旅游度假区和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济宁市省级旅游度假区数量增加到3个,位居山东省第四位,占全省的1/10。新增2家4A级景区,5家3A级景区,全市3A级以上景区达到33家。梁山县、泗水县成功创建旅游强县,济宁市旅游强县数量增加到4个,位居山东省第二,占全省的1/6。曲阜铭座杏坛宾馆跻身四星级酒店,泗水尼山圣源书院宾舍等4家酒店成功创建三星级酒店,济宁国际旅行社成功创建4A级旅行社,汶上佛都旅行社有限公司等4家旅行社成功创建3A级旅行社。
旅游业发展纳入市县区综合考核。2012年起,济宁市将旅游业发展对县市区综合考核,重点考核各县市区旅游总收入增幅及旅游强乡镇、各县市区新增A级景区、星级酒店等情况。
好客山东文化济宁贺年会、休闲汇凸显多重效应。2012“好客山东 文化济宁贺年会”围绕节日主题,开发了五大品牌产品,培育了节日文化旅游市场。济宁市获得“好客山东贺年会”最佳组织奖。9家旅游企业及涉旅企业获得山东省最佳美陈奖,12镇村街区获年味最浓镇村和优秀主题街区奖,另外获金点子、好玩游戏、摄影等12项单项奖。积极探索建立了“休闲汇”联动工作机制,济宁市获得 “休闲汇” 优秀组织奖,6个县(市区)获得 “休闲汇” 组织工作先进集体,获得山东省“休闲汇”最佳主题周、最佳创意4个单项奖,8个乡镇(村)获最佳休闲乡镇(村)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