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给付双方父母生活费、每周利用休息时间探望父母一次、夫妻双方共同承担家务和家庭生活负担、记住结婚纪念日、生日等重要节日……这是今年济宁市中区在家庭推广签订的责任书部分内容。从现在开始,用一年时间,市中区将在全区广泛开展“美德中区、诚信中区”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提高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争创省级“四德工程”示范区。
善行义举榜传播正能量
从2009年起,济宁市市中区作为全省34个示范点之一,便组织开展“四德工程”建设。为了争创省级“四德工程”示范区,建设民富区强市中区,从现在开始,用一年时间,市中区将在全区广泛开展“美德中区、诚信中区”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以“感恩”、“敬业”、“友善”、“爱国”、“责任”为重点,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实践活动。
每两个月设定一个主题,围绕每项主题开展主题讲座、道德实践等宣传活动。如目前3月至4月,结合315消费者权益日,以“诚信”为主题,大力弘扬诚信之风,倡导践诺之举,教育和引导人们忠诚事业、诚实劳动、诚信待人。
围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市中区将在城市社区和农村建立善行义举榜,对涌现出的道德典型、先进事迹进行张榜公示和宣传表彰。社区、镇村、企事业单位、机关、学校等各类“四德”工程建设示范单位都建立善行义举榜,大力弘扬凡人善举,让好人在政治上受用、经济上得实惠、社会上受尊重。
签订责任书践行孝德承诺
去年年底,济宁市市中区交通运输和港航局工作人员邵国秀签订了一份”四德工程”建设工作个人承诺书,对爱德工程、诚德工程、孝德工程、仁德工程等方面做出承诺。自从市中区交通运输和港航局开展“我向父母敬孝心”家庭实践活动,每名工作人员签订责任书,承诺每年分别给双方父母老人不低于3000元的补助,每年为老人购买服装2件以上,每年带父母检查一次身体……为了督促工作人员做到孝老敬老,单位专门制作了“四德工程”孝心公示栏,并对2013年第一季度干部职工对父母或岳父母的孝心做了公示。
目前,市中区已在部分部门单位、社区、村、学校、企业进行试点,取得了成熟的经验。今年起,“四德工程”建设将在全区乡村、社区铺开,推行个人签订责任状,建立养老敬老孝心公示榜。记者在安居街道十里东村看到,村内路边竖着新建的孝心公示榜,记录姓名、年龄、子女情况、赡养费等信息。如十里东村村民戈桂兰,今年81岁高龄,6个子女每月共支付赡养费480元。又如济阳街道柳行社区在小区内,建立了四德文化长廊及四德文化展览墙,制作公示栏就责任状、承诺书的履行情况接受群众的监督。柳行社区居民马长明在去年每月给付父母赡养费100元的基础上,今年承诺每月给付赡养费110元。(记者 石晶)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