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总面积5.5万平方米,包括一个停车场和一个超市,停车场中可以停放298辆汽车和600辆自行车或电动车。超市主要服务于场馆中进行的各类演出会展、体育赛事等需要,下一步有可能对外开放。”走进正在建设之中的场馆,高新区市政建设管理局副局长刘勇向记者描绘着济宁高新区综合体育中心的蓝图。
承办多种球类比赛项目的综合场馆
在高新区综合体育中心工地内,正有工人在忙碌着,有的和着水泥,有的用三轮车拉着空心砖,有的则对场馆的网架结构进行电焊处理。记者跟着刘勇和现场项目总监杨官方一起走进这座初具雏形的省运场馆。“这座体育中心是咱们23届省运会的比赛场馆之一,主要承担的是青少年组乒乓球比赛项目,但它并不是完全围绕一个单纯的乒乓球馆建设的,我们在各种设施和建筑的整体规模方面,还具有承办国家级篮球、排球和羽毛球等多种球类比赛的能力,属于一个综合场馆。”刘勇带着记者走进场馆赛区的核心部分,这里地面已经平整完毕。他说,现在整个体育中心的土建主体施工已经完成,下一步将进行网架结构、屋面、里面玻璃幕墙、体育工艺和内部装修。“这个是我们看台,中间就是我们的主赛场。”他指着赛场周围的坐席告诉记者,整个场馆分为地下一层和地上三层,其中主赛场周围的坐席共有5000个,体育中心二楼和三楼东侧部分将作为会展中心使用,其中有数十个展位,未来可以承接、承办一些会议展览等。
亮点:屋顶呈波浪状可以御风
记者在体育中心内侧看到,从东向西依次建设有训练场和篮球场,周边还有裁判席、记者席等区域。最西侧的部分将作为电子屏幕显示器,显示器后面还会安置一些现场电力通讯设施的调控台、调控室。
记者发现,在这些坐席的底侧有一些通风孔。刘勇解释说,这是因为整个赛场的顶部是一个封闭区域。“一个封闭的区域人员又多,因此就要通过这些孔眼跟外界通气、通风。”
刘勇介绍说:“这个场馆在建设中最大的亮点之一就是它的屋面设计。整个屋面呈波浪形设计,从远处看,这个屋顶犹如弯弓蓄势待发,不但彰显出济宁运河之都的文化底蕴,而且兼容了高新科技发展的冷时代特征。这种奇特的外观对于风力的缓冲、减轻屋面的自重,利用虹吸原理实现屋顶排水也是这一设计的最大亮点。另外,体育中心的网架结构采用二层设计,一层抽空的模式,减少了部分建材的使用,同时将一些网架结构进行有效的遮盖,美化了屋面,也是整个场馆的一处亮点。”
据介绍,总投资4.1亿元的高新区综合体育中心,目前已完成的投资金额为1.8亿元,到2013年底,整个场馆都将建设完毕,在其周围,还将围绕建起一个科技馆,一个影视馆,一个展览馆和一个图书馆,创新创意大厦一处和吟龙湾休闲商务中心一处。未来,这处体育中心将推行市场化运作模式“以馆养馆”,将其委托给一家运营公司,由他们来对场馆进行管理、维护和收益,实现社会和经济效益双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