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代传春
新驿镇立足实际,积极探索资本与资源结合、工业化与产业化相长、培训与创业相辅、城镇与村庄联动四条路子,积极引导农民增收致富。
资本与资源结合。今年蔡庄村通过招商引资,将一千多亩耕地集中流转给了济宁一从事花卉苗木种植经营的公司,不经风,不经雨,每个村民就能稳拿一千三四百块钱的土地流转收入。村民没地种了,都去干什么去了呢?“大多数中青年都外出打工了,留在家里的中年妇女及上了些岁数的人还是照样种地”。村支书张宪斌看着笔者疑惑的眼神又解释开了。“公司承包这些土地后,全都种上了价值高的花卉苗木,光管理就需要二三百人哩,前段时间插苗时更是多达六七百人,很多都是从外村招来的,每人每天平均都能挣个七八十块,干得多的能挣一百二三十块。据保守估计,留在村里给公司打工的每个人,一年下来挣个两万多不成问题。”像蔡庄村一样,今年西东村、后闫村、东一村等20多个村也都采取这种方式,推动土地逐步向规模化流转。
工业化与产业化相长。新驿镇加快择商选资,培育壮大机械加工、轻纺织造、机电制造“三大产业”集群的同时,注重增强现有华仕绿源林业、长江禽业、成明粮食收储加工等农业龙头企业的“造血”功能,以农村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带动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增加农民的非农收入。目前,全镇民营企业35家,吸纳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300多人,且正在建设的名世矿业、赤城工矿、力脉名通等11个工业或农业产业化项目建成后,又可提供就业岗位1600余个。
培训与创业相辅。新驿镇把推动全民创业作为转移农民的主渠道,大力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工作。新一村村民陈玉苓原来和丈夫在外地打工,一年多前,通过参加镇里举办的创业就业技能培训班,小俩口便来了个“凤还巢”,先是租了100多亩地种植金银花,接着又开了个金锣肉食专卖店,去年在金银花兖州市场低迷的情况下,每亩的收入还是达到了近万元,陈玉苓笑呵呵地说,“现在政策真是好,技能培训不但不收钱还发补贴,真没想到这辈子自己还能当上个小老板”。时下,为陈玉苓打工的已有20多人。据统计,经过技能培训的农民在新驿镇已达到4000多名,其中近80%的农民都创办了自己的项目。
城镇与村庄联动。新驿镇按照以镇带村、镇当城建的理念,统筹谋划镇村基础设施建设,一体推进兖州市场改造提升,在鼓励农民到城镇经商的同时,积极引导农民立足实际,发展以手工业为主的“家庭作坊”,“不出门,俺俩口子一天就能挣二百多块钱”。为某企业从事机械零部件加工的皇林村张大哥说:“父母年纪都很大了,根本没法出去找份好工作,幸好自己年轻时从事过机械加工,要不现在一家人吃饭都是个问题。”郭村杨怀庆老人说:“自从在上级支持下,为起了这个超兖州市,全家除孩子小外,都整天忙得团团转,可收入也怪喜人,连毛带利一天就是两三千呢!”已进镇经营多年种子化肥销售,且兴办起全兖州市知名的星火科技协会的新四村村民郭修智则眼光更远了一些,他说:“镇驻地的基础设施等各方面与村子里相比还是要强很多,人流、物流、信息流更畅通,真要发展还是进镇发展的更好更快一些,现在中央强调推进城镇化建设步伐,不也是希望更多农民变兖州市民、变职工,变得生活更富裕吗?”镇统计站苏站长告诉我们,目前,全镇进镇创业的农民仅达到300多人,而“家庭作坊”带动增收的作用则要大的多,现有“家庭作坊”700多个,直接带动农民就业近2000人,看来推进农村城镇化、镇村一体化、农民增收长效化依然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