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记者 张喆
中国正在南北双向发力,加强周边外交。
继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履新后将首次外访选择为泰国、印度尼西亚、文莱和新加坡后,中国国务委员杨洁篪昨天结束对中国北方邻国蒙古的访问,根据公开资料,这是杨洁篪履新国务委员后的第一次出访,也是中国新一届政府成立之后高层领导人首次应邀访问蒙古。值得注意的是,此访正值今年6月26日的蒙古国总统选举前夕。
中国要做可信赖伙伴
蒙古处于中国和俄罗斯之间,中蒙拥有4700公里的共同边界。但蒙古对中国存在矛盾心理,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中国,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资源消费国,而没有出海口的蒙古要把产品运到太平洋、卖给世界其他国家也存在困难。蒙古北方的俄罗斯有自己的原材料,而将蒙古大宗商品通过辽阔的西伯利亚地区运往出海口,经济上并不划算。但同时,蒙古也担心对中国依赖过重,因此近年来在外来投资方面设置不少障碍。此外,蒙古民间也存在诸多对华误解和不友好的声音。
杨洁篪昨天在会见蒙古总统额勒贝格道尔吉时强调,中国新一届领导集体高度重视发展中蒙睦邻友好关系。中方尊重蒙古国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尊重蒙古国人民自主选择的发展道路,愿同蒙方保持高层交往,增进互信,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问题上相互坚定支持。额勒贝格道尔吉表示,蒙方愿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原则基础上同中方加强合作。在涉及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问题上,蒙方坚定不移地支持中方。
此前一天,杨洁篪在同蒙古副总理特尔比希达格瓦会谈时强调,中国是蒙古可放心、可信赖、负责任的战略伙伴。
特尔比希达格瓦表示,蒙方重视中方利益和关切,不允许在蒙出现任何反华活动。
事实上,中蒙近期高层互访频繁。去年6月,蒙古总统额勒贝格道尔吉出席上海合作组织北京峰会并对中国进行访问,同年8月,时任中国国务委员戴秉国访问蒙古。今年1月,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也访问了蒙古,这是他在卸任前最后一次外访活动。今年中国“两会”之后,蒙古国家大呼拉尔主席恩赫包勒德出席博鳌论坛,并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举行了会谈。
上海社科院俄罗斯与中亚研究中心研究员李立凡指出,中蒙高层之间的频繁访问凸显出两国在政治层面保持着良好关系,这对两国深化各方面的关系极为有利。
中国要帮蒙建铁路公路
蒙古拥有极其丰富的煤炭、铜、金和铀资源,中国企业已对蒙古进行了多笔大额投资,但很多投资也遭到阻碍。
5月8日,杨洁篪在同蒙古副总理特尔比希达格瓦会谈时说,中方参与对蒙合作,恪守互利共赢原则,不搞我赢你输,或者我多你少。这是中方发展对蒙关系的基本原则。杨洁篪指出,中蒙经济互补性强,希望双方制定中蒙战略伙伴关系中长期发展纲要,推动两国经贸合作长期、稳定发展。要坚持统筹推进矿产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和金融合作,并在矿产品深加工、新能源、农牧业等领域拓展新的合作。中方愿积极参与蒙古国铁路、公路建设,促进两国互联互通,使蒙古产品通过中国更加便捷地走向世界。双方要加强边境口岸建设,促进两国人员往来和货物运输。中方支持本国企业赴蒙投资,希望蒙方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
特尔比希达格瓦表示,蒙方希望进一步推进两国本币互换和双边贸易人民币结算,欢迎中国企业来蒙投资。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研究员阿拉腾奥其尔指出,“由于中国目前是蒙古第一大投资国,中国商人在蒙投资存在良莠不齐现象,一些民营企业只重效益,不重环境,给中国在蒙形象蒙羞,其次,一些在蒙务工的中方人员因为不太尊重当地文化,导致群体事件发生,也同样滋生了蒙古底层民众的反华情绪。”
阿拉腾奥其尔说,中国政府应该切实加大对在蒙中资企业的监管力度,从审批、许可、出入境等多个环节入手,着力改善中资企业在蒙形象,同时要像日韩企业那样,多在蒙古办一点“民心工程”,“而且要把好事办好。”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