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高薪招聘”——— XX饭店招专职员工,性别不限,体健貌端,月薪过万元。当一些急于找工作的人打电话咨询时,骗子常以预收服装费、面试费、保证金等名义请求其往某账户打入必定款项,随后“人间蒸发”。
4.“供给低息贷款”———我公司在本市为资金缺乏者供给贷款,月息3%,无需担保。在银根收紧的背景下,骗子利用一些企业和个人急需周转资金的心理,以低息贷款诱人上钩,然后以预付利息名义骗钱。
5.“中奖短信或邮件”——— 我是XX省公证处公证员XX,恭喜你的号码在XX抽奖运动中中奖了;尊重的用户:恭喜你获得优先选择反馈奖品名额,24小时内回复即有相应奖品,等等。
6.“仿冒网站”——— 欺骗者假装成银行或其他合法机构,发出数以百万计的欺骗邮件,引诱受害人进入他们仿冒的银行网页。随后,进一步勾引受害人在假网站上输入账号、密码信息,迅速从受害者账户里转走所有存款。
7.“冒充公安人员”———以办案或对方欠费为由请求受害人向指定账户汇款。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