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槐荫区警方近日破获一起特大电信网络欺骗案件,有9名犯法嫌疑人被抓获。
警方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济南市槐荫辖区内产生数十起电信欺骗案,涉案金额总计高达百余万元。就时下几种常见的利用网络电信欺骗的“阴招”,记者做了深入采访。
“满世界喊爸妈”也能骗到巨款
李女士在济南某企业做管理工作,她的儿子在北京一所高校就读。暑假期间,儿子在当地参加培训班,没有回济南。7月5日早上,她突然接到一条短信,内容大致为:爸妈,我是XXX,我的钱包和手机都被偷了,等钱急用,这是朋友的手机。请赶紧向朋友卡上给我汇2000元钱。
气象如此炎热,儿子没钱怎么生活?李女士想都没想,赶紧向“儿子”供给的卡号上汇款。汇款后,她给儿子的“朋友”打回去电话,却发明手机不通。再拨儿子的手机,才知道孩子基本没有失窃。
槐荫区警方有关人士表现,王女士所遇到的骗局是一种典范的电信欺骗。这种“满世界喊爸妈”的骗子,往往以“钱包、手机被偷”或者“出点意外,等钱急用”为由,请求“速把钱汇到朋友的银行卡上”。有儿女在外读书、工作的父母容易成为此类短信的上当对象。
一些SP运营商成了“帮凶”
受害人与骗子不产生正面接触,受害人是透明的,骗子却是隐形的。槐荫警方称,电信欺骗案之所以屡禁不止,有很多现实原因。如今,电信欺骗伎俩日趋隐藏,一些SP运营商甚至成为“帮凶”。
以短信欺骗为例,这种欺骗已经向有组织犯法发展。作案人员一般在3人以上,内部分工相当明白。这类犯法团伙有的是松散型,有的为家族式,既有境内犯法团伙,也有境内外相互勾结进行欺骗的。
有的欺骗分子选定某地区手机号段,利用特制群发仪器24小时发送。有的犯法分子干脆请SP运营商“帮忙”,大范围集群发送,针对性强,花费也不高。目前,有些通信公司还推出了短信群发系统,通过电脑一天可以发送12万条短信,该系统内还有全国移动电话号码数据库,可以一次预设数以百万计的手机号码,进行大范围群发。
一些欺骗分子还应用手机病毒作案,这成为电信欺骗的一种新动向。这提示人们用手机上网时,要有防毒意识。
中老年女士要格外警惕
电信欺骗犯法分子的所谓手段,重要是为了暗藏自己,避免落入法网。他们设计骗局的思路,其实并不复杂。只要进步防备意识,完整可以避免上当。根据公安部的统计,在全国范畴内,电信欺骗案的上当者中,按性别分,有70%为女性;按年纪分,有70%为老年人。因此,中老年女士要格外警惕。
对于防备电信欺骗,警方提出了一些建议。首先,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不要泄漏自己的财富,不要泄漏自己的银行卡卡号及密码。尤其是老年人,遇有不明情况的短信或电话请求其汇款、转账的,要立即通知家人,或是拨打110。
其次,要克服贪小便宜的思想,不要看到中奖通知就“宁信其有”。
再次,不要轻易用手机上网,也不要轻易对陌生号码回短信。要增加对新鲜事物的懂得,以免被骗子牵着鼻子走。
除了“满世界喊爸妈”这种欺骗外,常见电信欺骗手段还包含以下几种:
1.“换账号汇款”——— 我手机没电了(卡坏了),速把款打入XX账号。警方提示,收到此类短信,应立即与朋友(生意伙伴)电话接洽核实,不要轻易转账汇款。
2.“银联卡遭遇盗卡花费”——— 尊重的银联卡用户:您在商场刷卡花费XX元,将在您的账户中扣除,如有疑问请拨打电话咨询。如果有人不明本相,拨打骗子留下的电话咨询,骗子就会冒充银联中心、公安经侦部门工作人员连环设套,请求你将银行卡中的钱款转入所谓的“安全账户”或套取受害人账号、密码。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