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5月23日电 香港中通社22日发表文章称,安倍有意炒作并鼓动媒体炒作“潜艇”话题,居心叵测。但说白了就是继续制造和散布“中国军事威胁”,目的就是为安倍政府制定新的防卫大纲和修宪铺路,达致复活大日本军国主义的目标,但这恐怕将成难圆之梦。
文章摘编如下:
有关冲绳县久米岛南部日本毗连区内有不明国籍潜艇航行一事,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最近在参院预算委员会上声称,该行为性质严重,“如果以下潜模式进入日本领海,那么日方就当然会启动海上警备行动”。
随着安倍表态,日本各路媒体闻风而动,纷纷对“潜艇”话题进行炒作,大有草木皆兵、兵临城下之势。
安倍还故作高深地表示“特意不透露潜艇国籍”,但又明确说明“已经对包括国籍在内的事项进行了必要分析及评估”。他介绍公布此事的理由是:“我们不能不感到其中存在某种意图。”
安倍有意炒作并鼓动媒体炒作“潜艇”话题,居心叵测。但说白了就是继续制造和散布“中国军事威胁”,甚至同时还把“潜艇事件”与追踪并恫吓美军“尼米兹”号航母联系起来,其目的就是为安倍政府制定新的防卫大纲和修宪铺路,并寻求美国的支持,最终达致复活大日本军国主义的目标。
果然,17日日本执政党自民党就公布了《防卫力量大纲》修改建议草案,主张以“强有力的机动防卫力”取代现行“机动防卫力”概念,强化西南方面和岛屿防卫能力。建议案提出,日本应仿照美国海军陆战队,建立水陆两栖作战部队,装备美国研制的MV-22型“鱼鹰”式倾转旋翼机和两栖装甲车等武器。由此可以看出,安倍的野心已经昭然若揭。
安倍狂妄的野心会得逞么?在笔者看来恐怕甚难。虽然“安倍经济学”短期效果明显,但从长远角度来看,安倍经济政策的隐患也让人担忧。
分析人士认为,“安倍经济学”带来的中长期风险之一是日本进口价格提高,特别是能源价格的上涨。由于能源、原材料、食品等价格上涨,恶性通胀的危险不能排除。
此外,“安倍经济学”急于解决的问题是日本的长期通缩,但日本经济还有更多结构性问题等待解决,比如人口老龄化、社保和财政等问题。结构性问题不是短期的宽松货币和积极的财政政策能够治愈的。因此,“安倍经济学”的一个长期隐患在于导致日本财政状况恶化,无节制的政府支出将导致财政债务持续攀升。
日本经济若然再次遭遇不振,安倍遭遇日本一般民众的唾弃就必然在意料之中。经济不振,安倍推动“军事崛起”的企图,恐怕也就成了难圆之梦,日本右翼势力还会把“膨胀的民族主义”者安倍,继续奉若神明么?!(默然)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