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周的治理,截至今天上午,交警支队共劝阻非机动车违法行为1.1万余起,纠正行人各类违法行为3600余起,处罚非机动车交通违法469起,行人31起,整治初显成效。”5月27日,济宁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交管科科长程海介绍,“集中整治行动后,对于非机动车和行人将会进入常规管理。”
根据《济宁市公安局关于整治城区道路交通秩序的通告》,从5月20日起,济宁市对非机动车走机动车道、闯红灯,行人闯红灯、翻越护栏等交通违法行为,将处以警告或罚款。
经过几天大范围宣传、集中整治,记者于5月25日在任城区大队百货岗采访发现,从红星路与建设路交叉路口到洸河路与建设路交叉路口这段道路,非机动车走机动车道现象较为普遍。“这里非机动车道与机动车道有栏杆隔离开来,非机动车道相对狭窄,加上商铺门口偶尔有车辆占用非机动车道,电动车、自行车往往会走机动车道,高峰期时很容易发生事故。”任城区交警大队队长李云刚介绍,以前也治理过多次,但处罚力度小,效果不佳。但经过几天的治理和宣传,走机动车道的市民少了很多。
“早该对非机动车和行人整治一下了!”私家车主陈先生说,现在电动车速度很快,一旦驶入机动车道很容易发生危险。“我每天开车走太白东路,都要小心身边不时出现的电动车。”他还提到,除了喜欢占道的非机动车,那些喜欢闯红灯的老人和行人也是机动车主最头痛的对象。
当天下午2点多钟,记者随后来到市中区红星路实验小学东校区附近的一个红绿灯处,因为这里靠近学校,来来往往的大都是家长送孩子上学的,有的老人骑着电动三轮经过十字路口时,经常不顾红绿灯直接“闯关”。因为有两三位交警发放传单,闯红灯的市民收敛了不少。“以往从2点到2点半这段时间闯红灯现象最为突出,但对于这些家长,尤其是老人,我们暂时以劝说警告为主。”执勤民警对记者说。
行人依旧是管理的难点。记者随后来到科苑路与洸河路交叉路口,因为是小路口,只有一名交警在指挥交通。2点20分,东西方向的红灯刚亮,南北方向也没有变为绿灯,一名此前在等红绿灯的市民看到路面没人,直接穿过马路,其他几名行人看到有了带头人也开始穿过马路。虽然交警不停对其吹哨子示意,但走到一半的几名行人,被由南向西的几辆左转车辆拦住,无奈地停在了马路中间。
据程海介绍,对电动车进行处罚,如果车主不配合可以扣车,但对行人没有更好的方法。目前只能以说服警告为主,惩罚为辅。“我们还是希望市民能够自觉遵守交通规则,这不仅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别人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