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委员、市物资集团董事长、总经理陈宝栋:就市容环境卫生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坚持高标准规划设计。对原有设施要按全国卫生城的标准进行升级改造;对新建的道路、公厕、绿地广场等公共设施,要坚持高标准规划设计,加强城市规划设计立法,强化规划设计的刚性约束,防止朝令夕改。二是加强全民环境保护意识教育,提高全民文明素质。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市民创城意识。发挥舆论导向作用,大力宣传创城先进典型,及时曝光“脏、乱、差”案例,营造从我做起、人人参与的创卫氛围。三是加大投入,改善城市环境卫生。加大财政投入,把城市公共硬件设施建设资金列入财政预算。动员社会力量,鼓励企业个人捐资助创,确保创城财力支持。四是科学管理,提高城市环境卫生水平。更新管理观念,增强便民意识。如城市道路改造,实行修路前先修好便道再封路,实现封路不禁行,方便市民出行。再如改变城市道路早高峰洒水的做法,改为早晨七点之前洒水。引进先进管理手段,实行网格化管理。加强城市环境卫生管理队伍建设。
市政协委员、市社科联主席徐辑方:经调研发现,城区“脏乱差”不是个别情况,而是普遍现象,需要引起高度重视,采取强有力的、持久的综合措施加以解决。因此提出以下建议:一是营造创卫浓厚氛围。要开展一系列强大的宣传攻势,在主要路口设立大型公益宣传广告,各主要街道、建筑工地、集贸市场、机关企事业单位均设立宣传牌和横幅广告。各新闻媒体统一行动,以媒体联动方式,对创卫工作进行报道。二是加大投入,加快软硬件建设。完善市区硬件设施建设。加大市政建设投入,绿化美化重点建设项目,重点抓好道路桥梁、停车场、农贸市场、公共卫生设施、生活污水处理厂等公益设施建设,美化亮化街边建筑物,清洗沿街建筑物外墙,治理生活垃圾、工业污染和废水排放。三是开展专项整治,攻克创卫难题。创卫难题是占道经营、交通违章和背街小巷、农贸市场、城乡结合部的卫生整治。要专项整治这些难点,重拳出击,反复整治。四是创新管理,建立创卫工作长效机制。对创卫任务层层分解,把任务落实到单位、落实到人。每条道路有专人负责;沿街商铺、单位实行“门前三包”。以街道为单元组织开展辖区城管工作,行政执法、工商、卫生、公安、环保等职能部门将执法人员配置到街道,由街道统一指挥,实施综合执法、联合执法和网格化管理。健全创卫社区共建机制,建立市领导联系社区、机关部门分包路段、机关与社区共建等制度。完善道路清扫保洁机制,形成管干分离、精简高效的环卫运行体制。五是强化考核督查,严格追究责任。实行包干责任制,领导干部和单位与各社区包点挂钩,包点领导和单位直接进入社区参与创卫工作。在明确职责权限、落实经费的前提下,严格实施创卫责任追究制,对落实不力、消极应付、相互推诿的单位和个人追究责任。注重发挥媒体和群众的监督作用,公开热线电话,及时办理群众对创卫方面的投诉。
市政协委员、市劳动监察支队副支队长曲英俊:对创卫工作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升市民素质。广泛深入持久开展市民文明素质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使广大市民养成文明健康的行为方式,自觉摒弃不文明行为,切实遵守各项行为守则和管理法规,并以自己的模范作用影响和感染身边的人,形成“人民城市人民管,管好城市为人民”的良好局面。二是调整环卫作业时间,合理安排人员,提高工作效率。对街道清扫、街道冲洗和洒水降尘等环卫作业时间调整到夜间。环卫白天作业,对市民出行和门店经营带来了诸多不便,广大市民普遍反响不好,作业时间客观存在扰民成分,冲洗一新的干净街道和环卫工人辛勤付出换来的反而是怨气和不满。调整环卫作业时间,可以更好缓解交通压力,也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在调整环卫作业时间的同时,要合理安排人员,提高协调应对能力,对每个城市卫生辖区,实行“定点、定时、定责、定人”的工作机制,层层落实责任,使每个人都能做到各负其职、各尽其责,严格执行责、权、利一体的绩效考核。三是明确职责,加强联动,健全监督机制。强化城管执法与环卫一体化联动机制。一体联动,双向治理,实行城管人员先介入清理,环卫人员后跟进保洁,城管人员再定点、定时看守的方式,实现常态保洁。健全长效的监督机制。加强内部监督,定期组织开展自查自纠活动、检查评比等活动;加强法制监督,定期不定期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政府工作进行监督和评议,进言献策;加强社会监督,设立监督信箱和电话,广泛收集市民意见;加强新闻监督,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