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傍晚,走进大安镇周村,只见一条整洁干净的主街道横贯其中,道路两侧是被绿树和繁花装点的两层农户小康楼。村前的文化广场上,村民有健身的,有扭秧歌的,欢声笑语飘荡在广场上,一派温馨和谐的乡村休闲场景。这是该镇实施“乡村文明行动”以来的一个缩影。
去年以来,大安镇认真按照上级安排部署,对照“乡村文明行动”的目标任务及创建标准,以改善村容村貌、提升文明素质、改进生活方式、加强文化惠民等为重点,精心筹划、周密组织、迅速行动,扎实开展“乡村文明行动”。“乡村文明行动”实施一年多来,极大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提高了农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文明素质,为全镇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提供了良好社会氛围和强大精神动力。
深化环境综合整治,打造优美宜居环境。该镇紧紧围绕“道路硬化、环境净化、村庄美化”的工作目标,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大规模全方位实施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取得了明显成效,镇村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实施了农村道路改造提升工程,按照全兖州市道路改造统一要求,通过实地察看、入村座谈、现场测绘,确定了涉及前盛村等22个没有硬化的村庄进行道路改造,总长约67公里,2012年11月底全部完工,实现了农村硬化道路户户通,大多数村完成了配套排水、绿化工程,村庄环境发生了质的变化;加强了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在抓好道路改造提升的同时,对全镇垃圾实行兖州市场化运作和“户收、村集、镇处理”的垃圾处理机制,成立了覆盖各村的210人保洁员队伍,配置使用环卫车136辆、垃圾箱730个,建成下沉式垃圾池112个,配备垃圾运载车4辆,目前公共厕所和主要路道实行全天候保洁,随脏随扫,清扫处理率达100%;以开展“环境治理进家庭”活动为抓手,组织家庭卫生大扫除、大清理突击行动,落实“门前三包”(包卫生、包秩序、包绿化)和“门内五净”(居室、厨房、禽舍、厕所、院落)彻底清除家庭卫生死角,农民生存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
开展文明创建活动,提升群众文明素质。以“文明示范村”创建为抓手,引导各村开展了文明示范户、好媳妇好婆婆、文明信用户等推荐评选活动,统一制作了完善的相关制度、严格的评选标准,积极宣传村民身边的好人好事、先进典型,大力弘扬 “尊老爱幼、勤俭持家、相邻和睦、勤劳致富”的良好社会风气。以乡村文明行动为载体,按照典型带动、示范引领、稳步推进的原则开展了农户联创活动,完善了联创内容和联创公约,严格了中心户长评选,制作了农户联创宣传牌和中心户长牌,在去年顺利完成周村、史家庄、西葛等10个联创村的基础上,今年又筛选出了10个村作为重点村进行扶持,确保农户联创水平得到大提升。以省级文明城兖州市迎查活动为契机,调整了乡村文明行动领导小组,制定了“新农村新生活”教育培训计划、红白理事会制度、道德评议会工作章程等制度,发放了乡村文明行动倡议书、“开展移风易俗、塑造文明新风倡议书”、“倡树婚育新风、构建和谐社会倡议书”等宣传资料,完善了乡村文明行动工作站,调整了村级乡村文明行动指导员,构建了镇、管区、村三级行动网络。
加强文化惠民建设,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该镇高度重视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先后投资近200万元,建设了乡镇综合文化站1处、健身广场32处、农家书屋32处、村级文化大院50处,极大改善了镇村两级文化阵地条件。在镇文体活动中心和新建社区配套安装30余套健身器材的基础上,聘请专人对已损坏的体育健身器材进行了维修保养;不断加大文体队伍培育力度,在配齐配强镇文化站专职人员的基础上,通过举办乡镇文化骨干业务培训等形式,积极发掘乡土文化人才资源,仅去年就整理上报优秀文化人才10人,文化团队6个;大力推进农家书屋建设,指导各村选聘了专职图书管理员,聘请兖州市文化馆相关专家集中对图书管理员进行了业务知识培训。(段安春)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