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羊山镇党委、政府持续加大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投入和工作力度,将农村文化活动场所建设列在“为民所办十件实事”的重要位置来抓。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文化队伍组织和市场化管理使羊山文化工作有平台、强队伍、上水平。
积极推进平台建设。为使文化娱乐工作更为深入有效的开展,羊山镇党委、政府计划对全镇62个行政村的文化娱乐场所进行升级改造。按照上级要求,对全镇文化广场进行硬化拓宽,不低于400平米,可容纳全村文化活动需求。当前已完成40余村的场所建设,剩余各村也已经完成选址工作,正按照工期进行改造提升。对于以建设好的场地迅速投入使用,安排专人进行场地维护,保证平台建设出效果。同时,羊山立足实际,积极推进羊山古戏台建设,待整体建设完成后可为大型商演、全镇文化汇演提供平台。
打造村级文化班底。为了充分挖掘、保护民间文化资源,羊山镇积极组织各村搭建本村的文化班底。以各村村民为主体,深度挖掘流于民间的传统文化和艺术,并助推传统文化的宣传和普及,用“弘扬”来推进维护,使羊山文化工作不断涌现出大批受群众欢迎的好作品。镇东四、李庄等村多次被评为全省年味最浓村庄。据统计,羊山镇已建立庄户剧团和秧歌队多达50余支,稳定人数达2000人。整理出《山东琴书》、《羊山落子》等优秀作品,《徐楼花鼓》被评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组织活动实惠民生。在羊山村级文化工作大提升、文化事业渐繁荣的背景下,羊山同时实施“送戏下乡”与“送戏进城”活动。一方面在全镇范围内进行评选优质文化队伍,逢元宵、春节等重要节日,组织到各行政村进行巡演,让百姓享受文化发展福利;另一方面羊山将文化演出作为一个展示羊山新面貌的窗口,在历次金乡县文艺展演活动中,羊山镇都凭借优秀的节目赢得金乡县市人民的赞扬,此外,羊山镇也已文化交流作为联系干群的桥梁纽带,组织了多场包村联户文化下乡活动实惠民生。(赵师奇)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