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张美荣 张武超)“现在的技工人才实在是太紧缺了,能找到既能掌握理论,实际操作本领也过硬的学生很不容易。”近日,兖州市万国纸业负责人高经理介绍,与兖州市高级技工学校联合培训的150名技工学生上岗后,解了该企业“技工”燃眉之急。
一边是企业开工不足,一边是毕业生就业难,兖州市通过校企联手,形成了教学与生产实际相结合、能力培养与岗位要求相结合、与企业零距离对接的合作办学模式,“企业冠名、定向培养”、“校企结合、工学交替”的培训方式引发企业“技工热”,实现了校企合作共赢。
据了解,兖州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49家,现有职工7万余人,其中高级技工4000人,约占6%,技师600人,约占1%,而目前全兖州市企业对熟练技工的年需求3000余人,全兖州市职业学校每年培养技工1200余人,供需矛盾促使“一技难求”。
为满足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兖州市政府去年10月召开全兖州市70余家大中型企业参加的校企对接洽谈会,建立了校企合作平台;兖州市财政投入260万元,建成了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暨山东大学教学基地,聘请了21位企业高管、总工程师成立了高技能人才培养专家委员会,每年安排30名职业教师到太阳纸业、华勤集团等企业车间实践,提升实训水平,同时建立技能大师工作室2个,推进校企合作深入开展。
兖州市高级技工学校负责人介绍,通过校企联合,形成了“订单办学”育人机制,企业提前介入技能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参与并监管教学,不仅节约了成本,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和储备了人力资源,也使企业岗位需求细化到课堂中,实现了校企“零对接”,学生有了更加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动力,为就业和发展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大大提高了就业质量。
截至目前,该兖州市高级技工学校已与太阳纸业、华勤集团、联诚金属、银座商城等12家大型企业签订了联合招生(招工)定向培养协议,与46家大中型企业建立了紧密的校企合作关系,“企业冠名、定向培养”学生已占技校在校生的52%,技能型人才需求两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