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夏”生产正紧锣密鼓进行中,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也进入攻坚阶段。为确保全镇“三夏”期间“不烧一把火,不冒一处烟,不毁一棵树”,提高秸秆利用率,小孟镇多角度入手,全方位出实招,力求见实效。
加强组织领导。该镇成立了由镇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有关单位和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并设立督导组、执法组、宣传组、巡查组,综合组织协调实施全镇的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各管区、村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小组和工作班子,并建立了应急保障措施,成立10人以上防火抢险应急队伍。各村也与农户就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合同签订了合同。从而,在全镇范围内建立了由镇导管区、由管区到村的层层组织领导格局,加强了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的组织领导力量。
广泛宣传发动。该镇及时召开农作物秸秆禁烧及综合利用动员大会,进行全面动员。同时,从改变群众固有观念入手,采取多种手段加大宣传力度。与辖区内各学校组织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印发《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通过学生向家长宣传焚烧秸秆的危害和秸秆综合利用的益处;采取出动宣传车、印发《致农民群众的一封信》、采取悬挂标语横幅等形式,积极宣传秸秆禁烧的重大意义,明确秸秆禁烧的奖惩措施,使秸秆禁烧深入人心,增强了广大人民群众搞好秸秆禁烧及综合利用的自觉性、主动性。
明确工作责任。全镇建立以管区划片,村为基础,实行属地管理和“镇级领导包管区、机关干部包村、村组干部包农户和地块”的包保责任制,做到每个村、每个地块都有责任人。各管区书记、主任,村支部书记、村主任是农作物秸秆全面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其下属工作人员、班子成员为相关责任人。另外,为进一步明确责任,该镇与各管区、村签订责任状,明确责任、严格奖惩,镇班子成员、管区、村主要负责人交纳保证金。同时,把秸秆禁烧工作纳入村级和机关包村干部年终考核,对完不成任务的单位和个人追究有关责任;对焚烧农作物秸秆的,采取行政与经济手段并用的措施,依法从重从严查处。
强化综合利用。小孟镇坚持将秸秆机械化还田作为一项硬性措施。大力推广秸秆直接粉碎还田,扩大秸秆还田面积,进一步提高秸秆利用率。为加强督导检查力度,该镇由农机站牵头,对各村秸秆还田的情况,一天一统计,一天一通报,镇分管领导每天调度。同时,加强对秸秆的管理,努力做到减少“三夏”生产对农村环境的影响,针对没有还田的农作物秸秆,发动各村充分利用村内外空闲地、废弃地实行集中堆放,禁止在田间地头及主干道路和生产路两侧堆放,做到有序堆放。
严格督查奖惩。小孟镇成立秸秆禁烧督导组、执法巡查组、宣传组,由镇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对全镇秸秆禁烧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全镇以管区为单位组成3个执法巡查组,由镇包管区领导带队,对包村干部到位情况及本辖区内的秸秆禁烧工作进行昼夜巡查,特别是全镇重点路段谷肖路、济阳路两侧的重点地块进行24小时巡查。同时,设立秸秆禁烧及综合利用工作举报电话,鼓励群众举报,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督导组、执法巡查组轮流值班,加大巡查力度,一旦发现火点,及时做出书面处罚决定。(强新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