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驿镇大规模农业综合开发行动纪实
(代传春)“现在浇地可方便了,只要把卡往井上的水源保护器上一贴,水就顺着埋在地下的管道到地头了,比以前浇地得少七八道工序。”兖州市新驿镇东二村村民郝瑞甫说,去年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在本村实施后,村民都感觉如今种地真是省工省时还省钱,这件事上级真是办到了老百姓的心坎上。
如今,走进新驿镇田畴沃野间,一块块方田,一道道林网,一个个映衬“水”字的水源保护器,一条条平坦的矸石路面……成为这个农业大镇的一道道靓丽风景。它也印证了两年多来,新驿镇大规模农业综合开发行动取得的显著成效:保障粮食安全、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民增收,为发展现代农业奠基。
从2011年下半年开始,新驿镇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理念,把从根本上解决好制约农业发展的水、电、路、井等基础设施作为农业综合开发的重中之重来抓,全力破解农民一家一户办不了、办不好的热点难点问题。遵循这样一种务实的工作思路,在两年多的时间里相继完成了“小农水”一、二期5.3万亩和新增粮食产能6000亩田间工程示范区建设项目,项目区农民仅政策性收益每亩地就达到1000元以上。
农业综合开发的目的在于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近年来,在优先保障粮食种植面积,确保粮食产量稳产增产的前提下,新驿镇大力发展花卉苗木、瓜菜等特色农业主导产业,使传统农业一步步从散乱低效向规模化、区域化、兖州市场化、标准化的现代之路迈进。果疏合作社、苗木协会、农机合作社、粮食种植合作社等一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应运而生,成为下连农户带基地,上连兖州市场加科技的桥梁和纽带,催生出新的生产力。据统计,通过各类合作经济组织带动,两年多来全镇新增土地流转面积5000多亩,流转金每亩都在1000元以上。农民把土地租出去后,反过来又为租地方打工,每人年收入都接近八九千元。“现在农业科技新技术、新品种比以前推广应用快了多半年到一年的时间。”镇农技站站长马君岭说,合作经济组织不只是提速了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应用,在农作物病虫害集中防治、大型农业机械应用、减少化肥农药施用等方面都是一家一户无法比对的。
为打破以往农田水利基本设施“有人修,没人管”、“前面修、后面毁”的魔咒,新驿镇牢固树立“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理念,采取确权到村、责任到户,镇、村两级包保等措施,综合注入管护要素,五指攥成拳,确保工程发挥最大效益,真正夯实现代农业发展基础。河湾村支部书记武建设说,“全村每个生产组都成立了义务管护巡逻队,建成一年多来没发生一起设施被盗被毁现象。”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