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济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组织开展“低碳日”能源紧缺体验活动,通过让机关工作人员切身感受能源紧缺给工作、生活带来的影响和不便,增强机关工作人员的资源忧患意识和节能意识,推进节约型机关建设,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骑车开车各占一半 临退休人员多步行
17日早8时,正值上班高峰期,记者在市区建设路采访时,遇到几位机关工作人员,当被问到平时上班采取何种交通方式时,他们表示多骑电动车或乘坐公交车。
在市财局某下属单位工作的楚现波,虽然是有车一族,但平时上班则是骑车、开车各占一半,“很少走着,骑电动车较多”,楚先生告诉记者,之所以选择骑电动车上班,不仅是从环保角度考虑,“电能提高对煤的集中利用”,而且更多是因为上班高峰带来的出行压力,“七点半之前开车快一些,八点到八点半出门太难,开车反而没有骑车快”。
在南张街道工作的杜飞飞,由于单位离家太远,所以她每天上班的交通工具就是公共汽车,“一般是坐38、15路到金宇路,然后再倒一次车到单位,大概需要四五十分钟时间”。虽然上下班路途遥远,杜女士表示,她宁愿倒公交也不愿开车,“女同志开车不省事”,她告诉记者,离家近的同事基本都是步行到单位,尤其是临近退休的老同志,“孩子基本上大学去了,平常不需要赶时间,都是走着上下班”。
机关刮起“骑行风”门厅灯会及时关
在共青团济宁市委工作的谷婷,家离单位很近,平时多步行上班,最近几个月她迷上了山地车,每天晚上都要在家附近骑车遛弯,周末闲暇时还会约上“骑友”,一路行进到东郊洸府河大桥,享受骑行带给自己的快乐。谷婷告诉记者,除了业余时间“练车”外,现在她每天上下班也是骑山地车,单位里像她一样的骑行上班族还有不少,“本来就喜欢,而且山地车骑着速度也快”。
谷婷的同事高传龙则表示,骑山地车上班的不光是年轻人,很多领导、年纪大的同事也喜欢骑车,“开车的很少,我们书记就喜欢步行或者骑自行车来”。高传龙说,除了低碳环保出行,平常在办公室里和家中,他们也比较注意节能,“像我们办公室,能利用自然光就不开灯,空调能不开就不开,必须打印的材料也是双面打印”,高传龙告诉记者,类似“水龙头漏水要及时修、下班注意关闭门厅里的灯”这些节约降耗的小细节,他和同事平常都很注意。
机关单位2至5层电梯停开
17日举行的“低碳日”能源紧缺体验活动在济宁市市直机关、各县(市、区)直机关、乡镇(街道)机关同时开展,活动时间从上午8点30分持续到18时。为倡导低碳出行,17日当天,上下班的班车和小车停开,机关工作人员乘公交车、骑自行车或步行上下班和参加公务活动,以实际行动践行节能低碳。另外,办公楼电梯在2到5层停开,6楼以下办公区域的机关工作人员步行上下楼梯;6层以上电梯分段运行或隔层停开。
另外,记者从济宁市市级机关事务管理局了解到。6月15日至6月21日,我市开展2013年全市公共机构节能宣传周活动,积极倡导绿色办公和绿色出行。各级各单位通过举办和参加新品新科技新能源推介会、节能环保展览会等活动,普及办公生活节能常识。(记者 孙丹青 张昭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