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的泗水,夏木荫荫正可人,流水淙淙传妙音。6月17日至18日,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马平昌轻车简从来到泗水县圣水峪镇小城子村进行驻村调研。他缓步山村街路走访看望群众,深入企业了解发展情况,与镇村干部群众共话科学发展,共谋山区幸福美好新生活。亲切的话语、务实的作风,打动着基层干部群众的心,让他们深受鼓舞和振奋。
进农户听民声润民心
小城子村位于泗水县圣水峪镇东北部、龙湾套水库南岸,是一个依山傍水的库区村,由2个自然村组成,共365户、1328人。
6月18日上午,马平昌走访看望联系的农户。
年近八旬的陈洪章老人因患有高血压病需常年服药,老伴偏瘫,家庭收入来源除了库区移民补助外,还有七、八分地上种植的核桃和粮食以及养老金等。马平昌走进石板围墙圈起的小院,握住陈洪章老人的手询问家庭生活情况。陈洪章激动地告诉马平昌:“家里的收入是低了点,可我和老伴每月都能领到几十块钱的养老金,还入了新农合,生活没啥可担心的。”听着老人的感慨,马平昌高兴地对老人说:“听了你的话,我感到很欣慰。市委市政府十分关心山区的群众,以后随着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更加完善,大家的生活也会越来越好。”
65岁的路照娥有一子一女,女儿已出嫁,儿子与儿媳带着孩子去天津打工,家中五口人的几亩地全靠留守家中的她拾掇。马平昌了解老人的身体状况,并笑着把联系卡递给老人:“以后您要是忙不过来,我们也可以来给你帮帮忙。”
走进农户陈洪考的家,陈洪考正在屋内悠闲地看电视。作为小城子村的老党员,看到马平昌登门来访,陈洪考高兴地介绍起家中情况:“现在的日子真好,家中孩子孝顺、吃穿不愁不说,党和政府还十分关心我们的生活,这真让人十分激动!”马平昌握着他的手说:“你是老党员,在革命和建设时期为党和人民作出过突出贡献,党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现在年纪大了,该好好享享福了。”
……
每到一户,马平昌都与联系农户进行亲切交流,详细了解村民家中情况,关切地询问他们生活过得怎样、有哪些主要收入来源、对党和政府还有哪些期盼和要求,并送上联系卡。他对随行的当地干部说,深化拓展“大规模驻村入户、面对面谈心交流”活动是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生动实践,是落实中央和省委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要求的实际行动,是推进跨越发展建设全面小康的重大举措。各级要以联系服务群众、做好群众工作为主要任务,认真落实“干部联系农户”制度,确保每名干部都有自己的联系户、每个农户都有固定的联系人,实现干部联系服务群众的直接化、具体化、常态化,让干部经常接地气、受教育,让群众持续得温暖、见实惠。要坚持领导带头,从市委常委和市级领导成员做起,严格做到联系群众一户不少、驻村时间一天不差,真正起到联系一户、带动一批、影响一片的效果。
察村情解难题促民富
马平昌十分关注小城子村的经济社会发展。6月17日下午一到村,他不顾高温炎热天气,马上向村“两委”班子成员询问了解村情。村党支部书记陈建国向马平昌介绍了小城子村的有关情况。小城子村是个典型的山村,农业用地只有738亩,经济林、山林面积却高达2300亩,农作物种植基本上以小麦、玉米、核桃、花生等为主,近年来,核桃种植面积略有增加,现在已达2000多亩。养殖业主要以羊、猪为主,养殖规模较小。村集体经济薄弱,每年只有2万元的集体土地承包收入。去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3378元,与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10020元的水平相比,差距不小。
6月18日傍晚,马平昌与小城子村“两委”成员陈建国、陈中立、宫瑞峰、冯其敏、宫瑞明等进行了座谈,听取他们在村庄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经济发展、民生事业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并从政策、资金、效益、路径等角度对问题解决的可能性、有关事项的可行性进行了系统阐释,与他们深入交换了意见。马平昌说,小城子村是个山村,要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进一步完善村内道路等基础设施,搞好种植结构调整,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他同时强调,全市广大驻村干部要把富民增收作为驻村工作的核心任务,与当地干部群众一起,在吃透村情、找准症结、认清优势、突出特色的基础上,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制定发展规划,趟开村民致富奔康的路子。要带着对群众的深厚感情,力所能及地解决群众最期盼、最急需的问题,尽心尽力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把好事办到老百姓的心坎上,进一步密切与群众的血肉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