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三年学费全免、“先看病,后付费”诊疗模式、在城区开通放心校车……大胆在民生领域进行锐意改革,财政实力颇为雄厚的兖州市一直有着诸多创新。而这一次的公立医院改制,又成为了备受各界瞩目的焦点。
改制是一把双刃剑,改得好,百姓受益、医院受益、企业受益,是一种多赢的结果;改不好,百姓不满、医院不满、企业也不满,是一个费力不讨好的结局。但毋庸置疑,这种改革的方向也是对的,不是改不改的问题,是如何改好的问题。像兖州之前在民生领域完成的诸多改革,都切实让各方、特别是让当地百姓尝到了甜头,也在其他地方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事实说明这些都改得很好。
改革,背后注定存在着一些潜在的风险。公立医院改制后百姓最关心的就是:他们去医院就医时,看病成本会不会增加?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是不是能提高。
兖州市政府一再强调,改制后,医院的公益性和非营利性不会改变,而借助民企雄厚的资金实力和现代化企业的管理模式,使这家老院焕发出新的活力。兖州市的再一次有益尝试,我们期待有一个圆满的结果。
民企控股兖州市人民医院
本报济宁6月19日讯(记者 马辉 李倩) 18日,兖州市官方证实,兖州市人民医院正式进行改制,试水引入社会资本进行合资管理,注资方为兖州本土民企华勤集团。其中,华勤集团占股60%,兖州市政府占股40%。兖州方面表示,无论如何改革,医院的公益性和非营利性保持不变。
18日下午,记者来到兖州市人民医院总院区,位于老城区的这一院区略显陈旧。医院内的住院区,由于床位紧张,不少患者只能在病房外的走廊内加床治疗。
在神经内科病房内,患者孙先生告诉记者,还是头次听说这件事。他认为,企业注资公立医院,肯定会对医院现有的硬软件提升带来一定好处,但是民营企业都要追求利润,就怕相应的就诊和服务费用会增加。
而当日值班的一名属于人事代理职工的护士,也是才听说医院要改制的消息。她告诉记者,听科里的负责人说,15日院里紧急召开了中层以上干部会议,透露了医院将要改制的消息,尤其针对人事问题,一句“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让很多人感觉到不踏实。“感觉一夜之间变成了民营医院,自己也对未来的待遇和去留有些担忧。”
主导公立医院改革的兖州市政府,目前正在积极推进医院改革的各项工作,专门抽调卫生局、医改办、发改委等多部门负责人,组成公立医院改革推进领导小组。兖州市政府办公室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正在进行医院资产和工程的相关清算、交接工作。而为了保证医院改革的步骤更加顺畅,兖州相关部门负责人已到昆明去学习和借鉴当地公立医院改革的经验。
据了解,兖州市人民医院是当地最有影响力的公立医院,而老院区超负荷的住院率,已经不能满足当地兖州市民的医疗保健需求。为了提高医院的综合服务保障能力,兖州市于2010年开建兖州市人民医院新院区,根据公开资料,医院占地为270亩,总投资预计6.5亿元。
“兖州市人民医院无论如何改制,医院的公益性和非营利性保持不变,目前只是迈出了第一步,后面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兖州市公立医院改制领导小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改制后,该医院的各项社会义务将正常履行,华勤集团注入大量资金后,将对提高医疗设备水平、改善就医环境和提升医疗服务水平等,起到巨大影响。